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9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2020年發放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40萬噸,全部為非國營貿易配額,且限定用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各委托機構于2020年9月20日前將企業申請材料送達國家發展改革委(政務服務大廳),并抄報商務部;同時將申請表中所包含的信息上傳至重要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系統。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適時下達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
業內推測:其一、滑準關稅配額發放時間至少在10月中旬前后,如果不允許展期至2021年2月底前使用,留給企業的有效采購期不足三個月;其二、滑準關稅進口配額的發放應該是按企業申報需要“分批分階段”下發,而非一次性發放到位,做到進口配額既不產生浪費,又能充分滿足企業真實需要;其三、因僅用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只針對民營紡織企業,因此對ICE、鄭棉的影響不突出;其四、從目前9/12月船期美棉、巴西棉、西非棉等CNF報價來看,滑準關稅下外棉的進口成本不僅沒有優勢反而處于“倒掛”,因此對短期并不好用。
為什么在2020年下半年繼續大量簽約進口美棉、2020/21年度新棉即將上市及國內供大于需的背景下發放40萬噸滑準關稅配額呢?一些機構、涉棉企業、投機商的看法簡單歸納如下:
一是為了扶持、刺激“后疫情時代”棉紡織品服裝業出口,盡早恢復至2019年下半年水平;二是為了應對美國政府發布的《新疆供應鏈商業咨詢公告》(聲稱要加強涉疆的出口管制和制裁力度)中國外向型紡企擴大外棉進口,利于接下美采購商、零售商訂單,一定程度上規避、降低紡服對美出口風險;三是提高大中型棉紡織企業棉花進口自主權,靈活經營。一方面截至8月底,2020年1%關稅內棉花進口配額已大量消耗,剩余寥寥,制約了外向型企業接下出口歐美、加拿大、澳大利亞、日韓等發達國家訂單的積*性;另一方面隨著儲備棉大量輪出及內銷市場的實際消費需求,低價、中低品質的皮棉2020/21年度供應或不充足,增發配額屬“未雨綢繆”,利于紡企擇低進口印度棉、南美棉、西非棉等;四是抵御外紗大量進口,降低加工型紡企的紡紗成本,提高紗布、服裝等出口競爭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