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期,抖音國際版TikTok的事情成為了大家近期眼中的焦點。美國現在已經開始“逢中必反”,充分把商業的問題政治化了。
這次抖音國際版TikTok被美國針對,實際上并不是個例。近幾年中,前有中興、華為,后有美國實體清單上的企業,只要是美國覺得這個企業可能對它的全球霸權產生一點點可能的威脅,甚至只是美國覺得制裁了這個公司以后有利可圖,它就會用各種理由把這些企業加入“黑名單”。7月21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突然宣布,將11家中國企業納入“實體清單”,其中甚至還有昌吉溢達紡織、和田泰達服裝、南京新一棉紡織三家紡織企業,而5月24日,全球*大色紡企業華孚子公司也被列入該清單。
從國家層面來說,對等的反制措施抑制沒有中斷過:美國在貿易戰中給中國制造業加稅,中國同樣也給美國農產品加稅;美國關閉了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而中國也馬上關閉了美國駐成都的總領館……但大國博弈永遠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微觀方面,紡織企業也需要“另辟蹊徑”。
近期,內循環一詞頗為流行。
在經濟界,關于內循環已經討論了好幾輪,但影響僅限于討論,只是會議上的頭腦風暴。讓這個詞大火的是,是6月18日,一位大佬在陸家嘴論壇上做了書面發言:“我們仍面臨經濟下行的較大壓力,但形勢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轉變,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大致而言,外循環對應出口外貿市場,內循環對應內需消費市場。
紡織內需市場打破了“淡季”枷鎖,去庫存提振信心
放到紡織行業中,改革開放的40年時間里,由于物美價廉,紡織行業的發展一直是以出口為導向的,但是如今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覺得中國賣得太便宜了,他們自己國家的紡織產業因此根本就起不來,所以敵視中國,加上疫情影響,海外市場急劇萎縮。因此,一部分外貿的訂單只能回到中國來消化,這就是所謂的“經濟內循環”。
實際上,從去年的中美貿易戰開始,到今年的新冠疫情,一部分紡織外貿企業都下意識地把重心從外貿往內貿方面轉移。
一家主營彈力面料的織造企業負責人王經理表示,往年他們的訂單組成是八成外貿,兩成內貿,但是今年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外貿不景氣,另一方面則是有意識地開拓新客戶,因此逐漸把重心轉到了內貿方面,目前內貿已經占到貿易總量的7成以上。
而內需市場在沉寂后傳來好消息,7月下旬,紡織市場打破了“淡季”枷鎖,不少紡織老板表示:“這波行情來得猝不及防,總算讓我們走了點貨!”
據監測數據顯示,近期江浙市場成交氣氛較前期好轉,成交多集中在秋冬面料,內貿和外貿市場均有一定的表現,尤其是內貿市場。
“從端午節過后到上周,市場真的很淡,有時候我在門市部坐一個下午,都不會有一個采購坯布的電話,”做四面彈面料的沈總表示,“但這周完全是不一樣的場景,我現在一大早就接到各種要坯布的電話,這邊要2萬米,那邊要5萬,*近倉庫里的庫存去了一波,而且有些訂單要定織,還需要排隊。”
除了彈力表現較好之外,其他常規秋冬面料訂單下達也好于前期,如用于里料的舒美綢、膽布等,用于沙發布的經編麂皮絨、平呢絨等,此外,中厚型服裝面料也有一定的表現,尤其是經過特殊后整理工藝后用于制作羽絨服、棉服等面料,市場打樣、試樣表現較好。
由此可見,市場的確釋放了利好信號,無論是原料的漲價還是秋冬訂單下達,至少前期一直節節攀升的社會庫存是穩住了。在小編走訪調研中,大多數織造廠家坯布庫存上升開始放緩或者產銷能夠做平,少數生產適銷產品的廠家庫存更是小幅走低,這也提振了市場人士的信心。
按照傳統慣例,6、7月份屬于紡織傳統淡季,市場上降負荷、累庫存等現象也是較為普遍。
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部分企業在經歷了二季度“低需求、高負荷”的狀態,自身庫存已經累至近幾年的一個高位,資金壓力更大,因此進入6月中旬,市場上輪休、放假操作加速,江浙地區主要集群負荷一直在6成左右徘徊,較低的則在4成左右。
面對目前這波行情,接單較好的企業又開始滿產操作,接單一般的企業也延遲了放假計劃,為8、9月份的行情做準備,從而導致市場開工負荷小幅上升。
據監測據顯示,近期噴水織機開工回升至7成左右,經編開工在7-8成,圓機表現略差,在4成左右,與上周相比,上升了4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相差已經不大。
外貿市場:風險猶存,注重開發新的市場
如今的大環境仍然深受疫情影響,紡織行業還是面臨著終端消費恢復緩慢的窘境,尤其是外貿市場乏力,經濟不佳導致國外失業率和破產企業數量仍在攀升,可以說海外疫情的發展對經濟的沖擊,甚至對紡織行業的沖擊并未隨著時間推移而減少,萬一在秋季疫情出現反復,外貿經濟活動很容易再次出現“暫停”。那外貿就不能做了?當然不是,歐美的訂單數量多,利潤也相對豐厚,但在接單的同時,也要注重開發新的市場。
近年來,我國一直著手倡導建設的“一帶一路”計劃,以應對當今世界正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是非常好的貿易合作伙伴。
此外,2020年還將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該協議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若RCEP成功,將涵蓋約35億人口,GDP總和將達23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1/3,所涵蓋區域也將成為世界*大的自貿區。如今除了印度外,其余15國已經談判結束并啟動了法律文本審核。
因此,紡織人不乏著手開拓這些國家地區的市場,尤其是日本韓國等國家,由于疫情控制相對更好,紡織市場需求已經基本恢復到疫情前。
在疫情的催化下,美國“單邊主義”的傾向變得愈發明顯,配上特朗普這樣一位喜怒無常而又急于連任的總統后,中美貿易之間的政治風險變得越來越大。
對紡織企業來說,疫情影響之下,一方面要抓緊手中的訂單,另一方面要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把一部分目光轉向國內市場,而外貿方面,也要積*拓展政治風險相對較小國家的市場,努力做到有備無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