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CAIT)發起了一個名為“印度商品-我們的驕傲”運動(Indian goods-our pride),以此抵制中國產品。
該運動的主旨是在2021年底前,減少進口共計152 0173 384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10億元)的中國產品。
前不久,印度貿易部門讓港口扣留了一部分來自中國的進口集裝箱,在孟買,欽奈,德里等機場,還特別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了新的檢查程序。
印度將本國整體制造業發展滯緩的原因歸咎于對中國的依賴,新德里多次表示印度對華貿易赤字不斷擴大,2018年印度對華貿易赤字為578.6億美元,2017年為517.2億美元,印度一直試圖改變。據悉,當局想到的辦法是將中國制造拒之門外,甚至拒絕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
但盲目抵制中國產品、與區域各國減少經貿聯系,對于印度而言是弊大于利的。這只會導致印度不斷生產成本高且質量低的產品,反而增加了民眾的消費負擔,分析認為,印度應該理性看待中印關系,改變凡事不如意就往中國身上找問題的慣性思維,從容地發展經濟以及搞好外交才是一個區域大國應有的態度!
據印度《經濟時報》7月27日報道,印度政府的“黑名單”上擬又增加了275款中國應用程序。
《經濟時報》稱,這份尚未公布的名單包括此前“逃過一劫”的騰訊游戲絕地求生國際版、字節跳動于今年3月發布的獨立音樂流媒體應用Resso,小米的短視頻應用Zili以及阿里巴巴集團的全球速賣通等。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全球速賣通(英文名:AliExpress)成立于2010年,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面向國際市場打造的跨境電商平臺,被廣大賣家稱為“國際版淘寶”,全球速賣通面向海外買家客戶,是全球第三大英文在線購物網站,覆蓋服裝服飾、3C、家居、飾品等等共30個一級行業類目。據悉,速賣通買家已超過1億。此外,速賣通還表示,目前速賣通已覆蓋全球220個國家,涵蓋18種語言,無線端銷售占比高達59.3%。
一名政府**官員告訴《經濟時報》,印度政府已經草擬了一份包括275款中國應用程序的清單,將檢查其是否存在任何違反印度國家安全和用戶隱私的行為。該官員表示,印度政府的審查將會越來越嚴格,并且有可能禁止更多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印度開展業務。
7月25日,微信正式限制其在印度的用戶發送和接收消息。
建議所有外貿人引導客戶到Skype或WhatsApp,保持訊息交流暢通。
6月29日晚,印度政府突然宣布禁止在印使用包括抖音海外版(TikTok)、微信(WeChat)、微博、QQ郵箱、UC瀏覽器等在內的59款“中國APP”,理由是這些APP會危害印度“主權完整、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據悉,這是印度繼上個月高調禁止59款中國應用程序(包括短視頻應用程序TikTok)之后,印度政府針對中國公司無端開展的新一輪打壓行動。
《經濟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政府可能會禁止清單中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
印度內政部發言人尚未回應《經濟時報》的對此事的詢問。但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印度政府正在籌措資金用以審查更多的中國應用程序。一位官員解釋稱:“由于安全原因,其中一些應用已被標記為紅色,而其他一些則因違反數據共享和隱私規則的應用也已經被單獨列出。”
印度政府官員稱,這些應用這對印度的主權和完整性“構成了威脅”。
印度實施封鎖,對中國紡織出口影響幾何?
對于中國紡服行業來說,印度占比整個中國紡織品類出口市場僅在1.76%,且4月紡織品類出口交貨值創三年同期歷史新低,所以印度實施封鎖對于中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市場影響微乎其微。
其次,印度部分紡織原料依賴于中國進口,但規模占比較小,影響可以忽略。據悉,印度每年從中國購買的合成絲規模高達4.6億美元(折合約31.96元人民幣),以及總價值3.6億美元(折合約25億元人民幣)的合成紡織品。以這類紡織品類來說,規模總計在8.2億美元,占比整個中國紡織品類出口市場僅在0.3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印度紡織品服裝業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對中國部分紡織品類啟動反傾銷調查,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中國紡織品類出口總額進一步下降,但幅度較為有限。據報道稱,2020年5月21日,印度商工部公告決定對原產自中國、印度尼西亞、尼泊爾以及越南的滌綸紗線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可能導致的結果是,自中國出口到印度的紡織品類總額占比進一步減少。而目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第11類紡織品出口僅為1.13億美元,環比-63.3%,已然處于三年同期歷史低位,后期下降幅度或較為有限。
綜合來源:時代財經、Mike外貿說、21世紀經濟報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