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在今年新冠疫情來臨之后,我們一直鼓勵紡織老板們:再熬熬,等到疫情結束,市場總會好起來的!如今,7月已至,積壓了大半年的市場壓力并沒有多大的改善:工廠利潤低、市場貨跑得慢、染廠沒訂單……
上面打油詩描述的一系列的消*事件像一個個不斷重復的惡性循環,在控訴著今年的紡織市場生意難做!
進入7月,生意清淡不說,市場價格開始混亂,低價、*低價、更低價……大大小小拋貨信息更是層出不窮,坯布低價不斷沖擊著市場,客戶價格越壓越低,紡織老板們也越虧越多。
紡織廠*后的倔強:為了生存,不惜損失成本!
“之前我們找某知名紡織廠拿過5萬米緞面雪紡,價格在3.65元,這個價格和年前相比已經便宜了一些,但沒想到*近他們的價格降到了2.9元/米,不過前提是要拿夠50萬米。”一位盛澤地區的紡織老板說道。
2.9元/米的50D緞面雪紡百分之百是虧本的,據了解該紡織廠年前囤了一批貨,年前價格在3.8~4.0元/米,本來打算是準備過完年加價賣出,但沒想到被疫情打亂了原本的計劃,現在倉庫里大量的庫存難以消化,只能低價出售,按照現在原料的價格來算如果以3.5元/米的價格出售是不會虧本的,先前3.65元/米的價格出售還能賺個0.15元/米,但拋了一段時間以后又開始拋不出去,于是價格又一次的被壓低,從原本的3.65元/米直接降到了2.9元/米,下降了0.75元/米,連本都保不住,但前提是要拿夠50萬米才行。
雖然生廠商以虧本的價格出售庫存,從表面上看來是“虧”,但從實際意義上來說并沒有吃大虧,拋貨的意義本就是大量低價拋售,清理庫存才是拋貨*根本的意義,這樣一來庫存清出去了,資金雖然有所減少,但至少還有進賬,雖說這些面料不含氨綸絲放個一兩年也不會有特別大的關系,但是放的時間長了多少會出現損壞、折舊,到時價值會比現在虧本拋貨來的更低,而且不是特殊情況相信客戶也不會選擇存放時間太久的庫存!
有人說:“只要價格賣得低,庫存就可清光光!”然而,這句話已經不適應目前的這個紡織市場行情。這個50D緞面雪紡2.9元/米的價格做夢都想不到,這么大的便宜誰不占?
但50萬米對于目前一些庫存高、資金流動量較小的紡織老板而言確實是有點難以承受。而有些品種的坯布,即使拋貨,也無人問津。有些廠家在微信圈里打廣告拋貨,可是很多天過去了,廣告仍舊天天發,庫存一點也沒變。
?
拋貨去庫存,實際上是損害行業的一個不良行為,但廠家拋貨也是被逼無奈,顯而易見,該廠為了生存,不惜損失成本。
需求提振不佳,聚酯難現上漲行情!
從需求來看,消費增量并不樂觀,且存在下降的風險。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5月份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同比大增77.34%,但是服裝出口同比下降26.93%,4月份以上數據分別是56.2%和27.1%,也就是說跟4月份相比,5月份服裝出口依然沒有得到改善。而現在處在青黃不接的消費淡季,終端下游還存在訂單不足的問題。目前坯布庫存已突破近四年的*高位,終端織機已持續四周降低開機率。
由于聚酯仍然維持著90%左右的高開工率,在下游需求下降的情況下,壓力逐漸向上游傳導,聚酯成交清淡,產成品庫存連續2周上升。那么后期聚酯負荷是否還存在繼續上升的空間呢?近兩月聚酯平均產量已經達到457萬噸,同比增速接近10%,與過去三年的平均增速基本持平。
我們認為在全球紡織品消費下降、多家知名品牌被曝破產或退出市場的情況下,能達到目前的增長水平已殊為不易,基本兌現了對消費恢復的預期。但是現實是終端需求尚未恢復至正軌,在終端庫存壓力傳導的作用下,聚酯產品供應存在糾偏的風險。
還記得去年8月初的時候,有位在市場里跑業務的朋友抱怨說:
由于淡季提前到來,生產春亞紡、滌塔夫、仿真絲這些常規產品的廠家普遍遭遇了高庫存的問題,一些大廠的庫存甚至高達幾千萬米,距離以往行情開始好轉的9月還有一個月的時間,2019年的行情基本算是完了。
而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這個時間已經被提前到了6月份甚至更早。
失效的規律,及“一路看漲”的庫存
按照往年行情正常的情況,紡織市場一般有兩段旺季:
**段從3月開始,一般到6月初結束,主要做的產品是春夏面料;
第二段從9月開始,一般到11月結束,主要做的產品是秋冬面料。
而每次在旺季剛開始的那段時間,訂單數量是*多的,因此一直有“金三銀四”與“金九銀十”的說法,然而這樣的說法在近兩年似乎并不成立。
從2017年開始江浙地區織造企業平均庫存,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
從2018年4月以前,織造企業的庫存雖然在不斷波動,整體的區間是穩定的,庫存在一定時間內增長了,過一段時間到了旺季,就會降回原先的位置;
但2018年4月之后,情況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織造庫存雖然也是隨著時間漲漲跌跌,但是下降的幅度完全跟不上上漲的幅度,*終也就導致了庫存越來越高。
促銷、甩貨頻現,
但依然賣不出去
在一個競爭市場中,市場中產品越多,競爭越激烈,產品的價格就會越低,甚至企業為了生存下去還可能會虧本大甩賣,這是做生意的人都懂的一個道理。
而這段時間,紡織市場就呈現出了這樣的趨勢。
以市場上*常見的滌塔夫為例,因為成本低,門檻低,存放相對容易,需求也比較大,因此當市場上缺少暢銷面料的時候,滌塔夫就成了不少企業一個止損的選擇,前段時間也流傳出了部分織造企業用進口津田駒織機生產滌塔夫的新聞。
而這樣就導致了滌塔夫價格直線下跌,目前市場售價已經不足1元/米,機臺率甚至變成了負數。而就算是這樣的“虧本價”,大部分織造企業的庫存依然只升不降。
行情回暖或要到明年,
*大的敵人是時間!
一位主營四面彈的織造企業負責人表示,現在的行情不好,但是有利有弊,低廉的原材料價格也是前所未見的。其實大家都知道行情會變好,只要疫情一被控制,訂單肯定會反彈,到時候原料價格、布價、染費價格肯定會漲價。
但想要等到行情回暖卻并不容易。在國際紡聯對國際紡聯成員、關聯企業和協會做出的新冠疫情影響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有20%的紡織企業認為要到2020年第四季度才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而認為2021年**和第二季度才能恢復的分別達到了23%與21%。
哪怕以*樂觀的估計,并算上提前備貨的時間,這樣寡淡的行情至少也要持續三個月時間,而在行情好轉之前的時間里,庫存會增長到什么程度,資金鏈能否維持就變成了給織造企業巨大的挑戰。
因此,對紡織企業來說,*大的敵人不是別的,就是時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