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海外疫情肆虐,中國紡織服裝外貿企業面臨著****的考驗,在手訂單無法交貨或者被取消,新訂單降幅明顯,庫存積壓嚴重,客戶回款困難,營收劇降導致部分外貿企業無資金給工人發薪水,留不住人,中國外貿遭遇“至暗時刻”!
危急之下,大批外貿工廠開啟了轉戰國內市場的自救之路,但是大家如果都將銷售轉向內貿,將給內貿市場增加壓力。
國內紡織服裝市場需求總量有限,一下子涌進這么多外貿產品, 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將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
*終市場競爭白熱化,可能會燃起價格戰,這更會加劇這塊市場的競爭。“供應嚴重大于需求”的買方市場即將形成,紡織服裝企業可能將面臨一種訂單“吃不飽”,并且各種壓價、貨款難要的局面。
01
出口受挫,不得不對內開拓市場
據商務部*新統計,1-5月,受疫情影響,我國進出口總額11.54萬億元人民幣,下降4.9%。其中,出口6.2萬億元,下降4.7%;進口5.34萬億元,下降5.2%。勞動密集型產品受境外疫情影響較大,服裝、箱包、鞋、玩具、家具等產品出口合計下降20.3%。江蘇、浙江、廣東一帶作為外貿出口的重要地區,大多數企業面臨著商品積壓、生產叫停的難題。
為應對疫情對我國外貿發展造成的沖擊,國務院出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出口轉內銷,幫助企業搶市場抓訂單,努力將疫情對外貿影響降到*低。
此前主要給Zara、CK、Polo、GAP等國際服裝公司代工針織衫的東莞普萊雅紡織有限公司,疫情期間,做完的訂單就只能放在倉庫,其他沒在做的訂單已經全部取消了。“由于海外訂單的減少,工廠70%到80%的工人都已經放假了。如果沒有內貿訂單,工廠很可能撐不到現在的。”
出口的受挫使得外貿企業不得不對內開拓市場,尋找銷售出路。
電商為轉向國內市場的外貿型企業提供眾多便利條件。4月23日,中國*大內貿批發平臺阿里巴巴152 0173 3840宣布,上線數字化“外貿專區”,對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展開新一輪扶持,計劃年內幫助50萬外貿企業實現2000億內貿線上批發交易。
對轉型的外貿工廠而言,*大的難題在于,他們要開始做營銷渠道、開店,獲取并分析買家的數據,但其原有的能力主要是停留在生產能力上。此外,在大量外貿企業轉戰內貿過程中,“供應嚴重大于需求”的買方市場必將形成,如何與內貿公司搶占市場蛋糕也成為另他們頭疼的難題。
02
內貿是長期趨勢嗎?
不管是疫情下的迫不得已,還是政府支持下的順勢而為,行業內很多人對轉型做內貿躍躍欲試。
但做內貿是否可行?紡織人轉型做內銷主要遇到如下問題:
01
訂單碎片化—卡脖子
外貿企業接訂單量大,所有生產線生產的都是同一款產品,生產線較易安排。
而做內銷的特點是訂單碎片化,多花色等,這時就需要及時地調整生產線,既不能讓生產線打架,也不能空置。
02
游戲規則不同—卡脖子
內銷市場的“游戲規則”與外貿有很大不同。“在傳統外貿中,企業只要按照合同履行,就可以順利進行。而內貿就要復雜得多,包括產品線規劃、渠道開發、品牌打造、銷售團隊建設等,而且,企業做內貿還要承擔庫存風險。
另外,外貿市場收款一般不會有“賒賬”現象,而在內貿市場。“賒銷”盛行,回款時間缺少合同約束,即使有合同,礙于世故人情也很難落實到實處,大多也是以口頭約定為主。訂單常常是月結、三月結、半年結,甚至是年結。而且,如果遇人不淑,還會碰到很多“老賴”企業,拖欠貨款,讓你心急如麻。
03
品牌營銷不同—卡脖子
外貿主要是做代工廠,做來料加工,對品牌不是很敏感,但是做內貿則不同,轉型做內貿,**需要打響品牌,而建設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事情,作為從零開始的外貿企業,需要投入很多成本和精力來擴大品牌影響力,我們可以想象,當外貿企業從原來的沒有品牌到建立品牌,毫無基礎可言,面對的原有內貿企業又是多年深耕國內打出品牌的強勢競爭對手,市場就是那么大,中國商場重視熟人社會,口碑相傳,一個新的外貿企業如何能夠在強手如林的內貿市場中脫穎而出呢?不得不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04
審美不同—卡脖子
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審美喜好有著較大差異,例如鏤空蕾絲上衣,歐美消費者很喜歡,但是在國內就不好找買家。
例如在歐洲很受歡迎的地毯,在國內可能就表現一般。
還有尺碼的問題,例如生產鞋子,出口一般都是歐碼,如果轉型國內市場,勢必要換一套模具,成本不低。
外貿轉內貿有風險、有挑戰,外貿企業要評估國內市場需求,研究產品定位,客觀評估自身優勢,提前規劃好產品路線和渠道,做出的決策才能更加穩妥,畢竟現在“活下去”才是企業的首要目標。
05
渠道不同—卡脖子
外貿企業原本只要按照圖紙生產即可,而做內貿則需要具有產品研發能力,能夠適應國內客戶對靈活供貨的要求,同時需要線上線下營銷齊發力。
企業需要通過快速迭代產品來探索市場趨勢,抓住消費者喜好,研發新產品。
內銷渠道線下紡織展會包括中國紗線網主辦的新型纖維、紗線面對面洽談會,線上包括紡織大市場等移動端小程序,某寶、某多多等電商平臺,不僅做得了產品,還要會直播帶貨,玩轉圖文視頻宣傳,將品牌影響力深入人心。
△第29屆中國新型纖維、紗線面對面洽談會
如果沒有經驗,流量一時上不去,還非常容易踩坑。中國紗線網紡織大市場小程序為企業設置了線上直播平臺,歡迎有興趣轉內銷的企業入駐,以圖文、視頻的方式幫助企業樹立品牌形象,打開國內市場。
掃碼進入“品牌館”?
當前,內貿可能是接下來企業市場方向轉變的方向,探索內銷市場,無論對于企業生產經營,還是市場開拓,都是非常有意義的舉措。
長遠來說,外貿轉內貿只是當下的權宜之計,并不是長遠之計。但是企業轉危為安,走出困境,光靠內貿是無法實現的。
外貿轉內貿,是眾聲喧囂的時刻,而走出來,或許一切還是老樣子。紡織服裝業在洗牌之后,只會比以往更殘酷。
內貿市場潛力巨大,尤其今年將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重點方向——不管是利用這個渠道去傳播品牌還是銷售產品,如何提供優質的、附加值高、適銷對路的產品,仍然是*核心的部分。
企業*終拼的,還是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開發綜合實力。
部分參考資料:
《外貿工廠轉內貿 這條路行得通嗎》 ,張凡, 中國品牌雜志;
《商務部:1至5月我國進出口總額下降4.9%》;
《外貿自救轉內貿?難啊!5大痛點要突破》,沒發娛樂廳;
《紡織外貿市場不樂觀,轉內貿壓力重重》,紡織服裝行業那些事兒。
聲明:中國紗線網原創文章,請添加小紗(微信:newyarn888888),授權轉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