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3月上旬后國內疫情得到緩解,其可控的局勢下紡織行業復工復產順利,但海外疫情爆發,在岌岌可危的形式下,國內紡織企業陸續接到延遲交貨以及退單的通知,歐美陸續封鎖邊境,可想而知港口是怎么一番慘淡的行情。中旬過后,外貿出口報價停滯,企業轉戰內貿市場,又是掀起一輪腥風血雨。
內外貿本是同根生
一條腿瘸了,
另一條腿如何能很好的走路?
4月以來,整個內貿市場表現不佳,從而導致紡織老板手頭訂單處于只減不增的狀態。如果我們將內貿和外貿比作人的兩條腿,一條腿瘸了,另一條腿如何能很好的走路。
因此,國內不少貿易商、服裝廠和品牌商都謹慎下單,若非剛需,不會提前下單。“我們只做內貿市場,雖然目前還有訂單,但是我們一直在擔驚受怕,怕客戶的客戶取消訂單,導致我們的訂單也被無故取消。”吳江地區一紡織老板王總表示。
面對這擔心受怕的行情,不少紡織老板開始主動讓利銷售。“現在的行情下,殺價的刀我們主動給客人了,只要他們有單,價格都可以商談。”市場上主營仿真絲的楊總說道。
終端訂單的缺失,導致產能過剩的矛盾點再度發酵,經歷了前兩年產能大躍進后,市場常規產品的供應較為充裕,但是下游需求卻依舊表現疲軟,再加上原料過年以來跌了近2000元/噸,從而導致面料市場價格一跌再跌。“我們做常規滌塔夫,現在價格與之前比,已經跌了不止2毛,有些更多,再跌就要沒有利潤了。”一家擁有百來臺織機的紡企負責人表示。
目前大多數紡企老板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市場交投氣氛持續走弱,新單進程緩慢;另一方面坯布庫存不斷上升,占用流動資金比例上升。降開工成為紡織老板心中*直接有效的方式。
“清明節假期,我們停掉了90多臺織機,接下來應該還會增加停機的機臺數。”一家已經累了一個多月坯布庫存的王老板無奈的說道。目前越來越多的織造廠家開始集中輪休、停產、放假,市場開工也是直線下滑。
據了解,目前江浙地區開工率已經下降至6成左右,盛澤地區噴水織機開工率下降至6-7成左右、蕭紹圓機下降至3-4成、海寧經編開工率在6成左右、常熟經編下降至4-5成。
整體來看,各大集群開工情況一直處于下降狀態,雖然清明節后部分放假廠家開工有所回升,但是仍有不少生產企業計劃降開工。
“目前大家仍處于觀望狀態,手頭前期進了一批原料可供生產,一下子放假,工人走光也是問題,不過這種行情繼續下去,到4月底放假的人會越來越多的。”一位長興的紡織老板說道。
不只是這些做“訂單”面料的貿易商感受到了訂單在縮減,國內一些大型現貨市場中專業“市場貨”面料訂單的客戶也因為對市場信心缺乏,難以像往年那樣多種類、數量大的備貨。整個內貿市場已經處于“市場貨”訂單異常缺乏的狀態。
內需、出口:發育不良的產業鏈
在彼此依賴關系下一損俱損
早些年當中,憑借穩定的內需增長以及對外貿易的勃發,紡織行業欣欣向榮。然近年來,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尤其在2016年過后,由6.9降至6.1。此外,伴隨著紡織行業產能急速擴張后弊病爆發以及此起彼伏的貿易爭端帶來的劣勢局面,我國紡織品服裝行業如履薄冰,更是難掩業內人士心中的惴惴不安。此次,在疫情的侵擾下,紡織品服裝陷入泥潭,猶如寒流來襲般的,無論內需、出口,發育不良的產業鏈在彼此依賴關系下一損俱損。
一、內貿:國內服裝銷售呈現萎縮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在**至第四季度當中,服裝銷售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尤以2018年*為嚴峻。可以看出,近年來服裝需求已逐級出現萎縮,內需的支撐力度衰退,令紡織行業操作難度增加。其中2018年,服裝累計銷售219.7億件,同比-22.45%;2019年,累計出口238億件,同比+8.33%。
二、外貿:紡織品服裝出口下滑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在2014年達到峰值,達到2983億美元。此后,歐美需求下滑,中美爆發貿易爭端以及在南亞、東南亞等國的緊逼下,外貿出貨環境日趨惡劣。其中,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連續21年保持正增長,印度紡織品服裝出口則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自疫情爆發以來,當前印度已封國,東南亞地區情況亦不樂觀,在1-2月當中,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較同期下滑將近20%,越南較同期下滑3.5%。
三、紡織行業開工:紡企開工高于織廠,供應壓力凸顯
據相關機構調研了解,海外疫情持續發酵,內在需求并未打開,清明過后步入傳統意義上的淡季。由此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中,織廠退單情況普遍,且難尋內貿訂單,為了緩解運營壓力,趁著清明的機會,部分地區企業假期延長至7-10天,考慮到運營環境趨于惡化,開工將繼續推后。而紗線企業雖然步入累庫期,但憑借早期的訂單,整體開工尚要高于織造企業,目前紗線行業開工在60%,而織造開工降至41.39%。
綜合來看,疫情尚未出現拐點,終端需求日漸萎縮,市場競合壓力卻不斷提升,在無序的競價中,勢必持續擠壓紡紗、織布企業的利潤空間,部分地區企業為回籠資金,實則已虧損出貨,預期在5-6月,紡織行業將持續承受高壓。在市場競爭優勝略汰的基本法則當中,有誰敢言立于不敗之地?
來源:隆眾石化、中國綢都網、化纖頭條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