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在內陸棉花生產回落的形勢下,江蘇鹽城涉棉加工(棉紡、棉布、家紡等)企業依然很多,春節前后同樣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春節加上防疫,企業停產歇業超過半月。2月23日,中國棉花網通訊員連線2月15日獲準復工生產的江蘇鹽城幾家紡織企業,就企業運行現狀進行探訪。
企業復工率近滿,開工率過半。到2月23日,江蘇同全國大多數非重點疫區一樣,大多數紡企已基本復工,但從企業的內部結構和生產特性看,企業復工和復產其實是兩個概念,當前紡織行業的復產,需要準備啟動的過程,如人與崗的配套配位、培訓、開車調試、配棉待產等,均需在紡車全面啟動運轉之前安排到位,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復產是在復工之后的幾天甚至稍長時間。
企業復工復產主要制約原因還是員工的返廠率。據對鹽城紡企了解,企業多以使用外地工人為主,且關鍵技術崗位的異地員工占多數,大豐某鎮一家以化纖紡織為主的產業園因多為浙江、福建的客商投資,其內部管理、重要崗位用工有不少是投資老板的親朋或同村鎮的民工,在當前抗疫形勢下,順利返廠實所不易,且因各地疫期人員進出管制政策不盡相同,異地人員進入仍需隔離一段時間,因此,企業無論是從費用開支還是疫情風險上,多傾向于徹底解禁后再復工復產。
產品流通仍然處在期待和被動之中。以一個2萬錠規模的紗廠為例,如果滿負荷開工,每天至少可以紡出5噸棉紗,如果有10個滿負荷工作日就是50噸棉紗。據了解,紡企產品出庫一是按照訂單協議的供貨方式安排供應,另外就是通過市場需求實現產品購銷。據鹽城某主要生產色紡的公司負責人介紹,該企業與廣東地區幾家精紡企業做紡織配套,但目前由于紡織下游企業尚未復產,該企業尚未接到新訂單,不僅如此,該負責人表示周邊復工后的紡企至今也未有產品銷售。
受疫情影響,整個市場恢復有序流通需要時間,需要*終的消費端的認可與接受。此外,運輸方面與地域性抗疫要求上的對接,實際運力相對較低。企業分析,隨著復產率的升高,中小紡企在面臨一定的產品待運情況下,運輸保障有望得到妥善解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