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國,其對棉花產業鏈的影響較大,尤其對棉花的需求雪上加霜。
疫情突發沖擊棉花產業鏈
近兩年來,棉花價格走勢主要由需求決定,去年的貿易摩擦是驅動短期行情的主要因素。1月下旬大規模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棉花產業鏈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從需求端分析,受疫情影響,全國多個城市和地區實施封城,以減少人員的流動,阻隔疫情傳播,*終達到有效控制疫情的目的。隨著疫情的發展,多省區延長了春節假期,紡織廠復工延后,原料補庫隨之后移,對棉花的采購也將延后。另外,2020年1月30日,WHO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WHO強調不建議實施旅行和貿易限制,并再次高度肯定中方的防控舉措。有效期3個月,之后自動失效。據此推測,4月30日以前,國內貿易出口訂單肯定會受到一定沖擊,紡織品出口前景堪憂。
從供給端分析,2020年全國棉花意向種植面積4587.5萬畝,同比減少206.8萬畝。如果疫情在清明節前后沒能有效控制,全國棉花播種面積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
從庫存方面分析,棉花商業庫存處于歷史同期*高,鄭棉倉單不斷創新高,截至2月3日,鄭棉倉單及有效預報超過4.2萬張,折合皮棉約152 0173 3840萬噸,創棉花期貨上市以來新高。棉花工業庫存處于歷史同期低位,紡織廠原料補庫意愿較弱。
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環比回升
2019年12月中國棉紡織景氣指數47.27,與11月相比上升0.82。12月原料采購價格指數46.49,與11月相比上升0.78。12月國內外棉花整體保持小幅振蕩、持續走高的態勢。12月原料庫存指數47.64,與11月相比上升1.25。跟蹤企業數據顯示,12月原棉庫存環比增加3.79%,化纖短纖庫存環比下降0.32%。12月生產指數47.83,與11月相比上升1.32。12月市場有所回暖,局部棉紡織企業下游訂單開始增加。12月產品銷售指數46.89,與11月相比上升1.03。11月下旬開始市場轉暖,分產品類別來看,差別化訂單議價能力較強,而常規品種仍以價格戰為主,競爭激烈。12月產品庫存指數45.51,與11月相比下降1.85。據了解,多數棉紡織企業產品庫存基本在20—30天。跟蹤企業數據顯示,12月紗庫存環比下降11.03%,布庫存環比下降8.61%,其中純棉紗庫存環比下降10.76%,純棉布庫存環比下降9.51%。12月企業經營指數48.65,與11月相比上升1.87。12月市場再度回暖。
另外,醫療資源需求激增,其中醫療口罩和防護服*為短缺。醫用口罩和防護服的原料均為聚丙烯PP(丙綸)材料(加上防水防污防菌功能),幾乎沒有棉花,純棉口罩僅作為保暖使用,對病毒和粉塵的防護作用較小。因此,近期的疫情不會增加棉花的需求。
綜上所述,雖然去年12月棉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環比上升,但今年1月行業景氣指數難有改觀,環比大概率下滑。目前下游紡織企業原料庫存仍偏低,**季度原料補庫無望。3—5月是上半年紡織旺季,后市需關注疫情的后續發展、務工人員返工、企業復工以及下游訂單情況。鄭棉目前仍以空頭思路對待。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