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嘉山嘉水出嘉桑,好山好水產好茶。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位于嘉陵江中游西岸,是全國**以江命名的區縣。嘉陵區全年無霜期290天,四季宜農,是國家首批現代農業示范區、“中國綢都”核心區、長壽之鄉、桑茶之鄉、蠶絲被之鄉、全國優質繭絲原料生產基地。
一片桑葉,培育百億桑茶產業
千年嘉桑,滋養了桑茶之鄉。桑樹,這種被稱為“東方神木”的植物,自古就在嘉陵大地繁衍生息。千年栽桑養蠶史,孕育了源遠流長的蠶桑文化,提供了豐富的桑樹基因庫,創造了多樣的茶園生態圈,成就了嘉陵發展桑茶的獨特優勢。
桑茶產業是一個健康產業、朝陽產業、生態產業、長效產業,拓寬了國貧區農村群眾的致富路子。目前,僅尚好茶桑基地就已發展優質茶桑8000余畝,形成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民俗體驗、農事活動、文化展示、桑茶采摘等于一體的特色茶桑基地,并通過流轉土地、入園務工、入股分紅的方式,帶動當地300多戶村民戶年均增收2萬余元。
“柔桑采盡綠陰稀,蘆箔蠶成密繭肥。”桑產業已經成為嘉陵區“農民致富離不得、財政增收少不得、企業增效垮不得”的支柱產業。
通過對桑產業成片規劃、連片建設、集中發展,嘉陵區培育新型龍頭企業5家,蠶桑專業合作社16家,全年養蠶、桑茶、果桑產業收入超100萬元的村達6個,蠶桑產業收入超10萬元的社達100個,蠶桑產業收入超萬元的農戶達5000戶。2018年,嘉陵區發蠶種3.2萬張,產鮮繭152 0173 3840.2萬公斤,蠶農人均收入達到5248萬元。
與此同時,嘉陵區積*整合原料基地、生產企業、科研單位優勢,組建起由中國蠶學會、廣東省農科院、西南大學生物技術學院、四川省農科院蠶業研究所、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等共同參與的南充創新桑產業技術研究院,并與中國工程院向仲懷院士專家團隊合作,成立南充**院士工作站,以“立桑為業、多元發展、生態富民、開拓創新”為發展理念,全力促進“一產蠶桑種養、二產絲茶加工、三產旅游觀光”全鏈條集群發展。
目前,嘉陵區集聚了銀海絲綢、依格爾、金富春等絲紡服裝加工企業近20家,培育發展桑產業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56家。大通鎮果桑產業園、依格爾絲綢博物館等蠶桑產業旅游目的地大受歡迎,游客人數突破20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000萬元。招引培育尚好茶業、千年綢都酒業等桑產品精深加工企業10家。尚好茶業獲得11項國家專利,“雙桂桑茶”通過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春桑茶、霜桑茶、桑茶粉等系列產品已獲得國家綠色食品、有機轉換產品證書,并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HACCP體系認證。2018年,嘉陵區桑產業鏈實現產值111億元。
桑茶一杯,歲月悠長。桑茶市場需求巨大,發展前景可期,2019年,嘉陵區圍繞建設“桑產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新時代新桑品供給地、中國現代蠶桑大視界”的三大定位,制定了近期三年實現產值150億元、中期五年實現產值300億元、遠期十年實現產值500億元的桑產業發展目標,力爭建成全國**的桑業基地。
一根絲線,編織千億絲紡服裝產業集群
2018年,嘉陵區絲紡服裝產業捷報頻傳,絲紡服裝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達106.46億元,同比增長14.85%,銷售收入103億元,產業利潤8億元……這組數據如同跳動的音符,奏響了嘉陵區實體經濟跨越奮進之歌。
當前,“嘉陵造”蠶絲被無論是市場知名度、品質,還是產能、銷量,在四川省都獨占鰲頭,位居西南地區前列,與浙江省桐鄉市、江蘇省南通市成三足鼎立之勢。
據介紹,近年來,嘉陵區堅持招大引強、招強引優,重點培育龍頭企業,30戶規模以上絲紡服裝企業先后入駐嘉陵區,轄區蠶桑絲綢產業快速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在重點培育的龍頭企業中,依格爾紡織品公司是集絲綢面料織造、煉染、印花、后整理和成品制作為一體,中西部地區規模*大的全產業鏈絲綢聯合企業,先后獲得中國高檔絲標志認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質量誠信企業、四川省**商標、四川**等榮譽;順成紡織與金富春、鑫源羽絨等企業抱團發展,打造西部地區**的絲綢面料和服裝生產基地;長葉紡織是全國主要絲綢面料出口商之一,產品銷往40多個國家和地區。值得一提的是,嘉陵區蠶絲被產業發展成效顯著,當地生產的蠶絲被和絲綢床上用品成為羅萊家紡、富安娜等品牌商的主要貨源。
此外,嘉陵區以打造中國蠶桑絲綢文化旅游名城為目標,以培育絲紡服裝千億產業集群為支撐,探索出了“產業+文化旅游”發展的新模式。銀海絲綢、順成紡織、依格爾等絲綢骨干企業將絲綢產品與旅游文化、品牌建設和電子商務相結合,開創了市場營銷新模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廣東、云南等20多個省(市)及國內**風景區開設近百個絲綢產品直銷網點。部分企業在美國、意大利、德國、巴西、印度等地設立了營銷辦事處。多家蠶絲被生產企業先后進駐天貓、京東等網絡平臺以及北京、上海、廣東、云南等地的10余家電視購物頻道,年銷售蠶絲被30多萬床。
“2017年,我公司參與制定國家蠶絲棉標準;2018年,我公司參與修訂國家蠶絲被標準。”銀海絲綢負責人何國強介紹,該公司是西南地區蠶絲被生產規模和產量*大的廠家,生產的蠶絲被分別享有中國絲綢協會授予的高檔絲綢標志和四川省**產品等標志,先后獲得9項國家專利。2018年,嘉陵區蠶絲被產量超過70萬床,居中西部地區之首。銀海絲綢生產的蠶絲被占據嘉陵區總產量的半壁江山,產值突破1億元。
2018年,南充市實施“九大行動”,從基地建設、平臺打造、項目攻堅、龍頭培育、技術創新、市場開拓、品牌創建、文化名城建設、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方面強力推進絲紡服裝千億產業集群發展。
“嘉陵區的絲紡服裝產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大好機遇。我們區將努力發揮繭絲綢產業在南充市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按照抓特色產業,抓拳頭產品的思路,通過加快發展蠶絲被及床上用品等終端產品,進一步把蠶絲被及絲綢床上用品產業做大做強,推進產品的結構優化和產業的轉型升級。”嘉陵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到2020年,嘉陵區蠶絲被年產量將達到100萬床以上。屆時,蠶絲被及絲綢床上用品將成為南充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三大定位,繡出日新月異的嘉陵魅力
近年來,嘉陵區緊扣南充市委“155”發展戰略,圍繞絲紡服裝和現代農業兩大千億產業集群建設,按照“大力發展茶桑、積*發展蠶桑、穩妥發展果桑”的思路,堅持“栽桑養蠶”“栽桑養人”雙向發力,推動西河流域茶桑產業示范基地、深丘脊嶺地帶果(蠶)桑產業示范基地、嘉陵江流域傳統蠶桑和原蠶繁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全區規模種植桑園達6.5萬余畝,包括蠶桑3萬畝、茶桑2.5萬畝、果桑1萬畝,形成了“郁郁陌上,泱泱桑海”的壯麗景觀。
千年綢都迎貴客,嘉陵江畔話桑景。今年9月18日,全國桑茶產業發展大會在嘉陵區召開。
會上,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與嘉陵區政府現場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教育部中國校園團餐聯盟與南充創新桑產業技術研究院、嘉陵區政府簽訂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與南充創新桑產業技術研究院、嘉陵區政府簽訂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上海麥金地集團與四川尚好茶業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
嘉陵區委書記廖倫志表示,嘉陵區將立足建設“桑產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新時代新桑品供給地、中國現代蠶桑大視界”三大定位,圍繞“三大產業示范區”,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讓嘉陵桑產業享譽全省、聞名全國、走向世界。
肩負使命、勇擔時代重任的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以“桑葉”為經,以“絲線”為緯,經天緯地,繡出了“中國桑茶之鄉”“中國蠶絲被之鄉”的美譽,繡出了日新月異的嘉陵魅力和嘉陵形象。嘉陵,正迅速成為名副其實、美譽天下的中國桑茶之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