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現在生意好不好做,各行各業給出的答案幾乎是統一的“生意是越來越難做”。實際與我們的感受差不多,通過分析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近十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變化趨勢,我們便能直觀的看出人們消費確實發生了變化。
雖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年都在增長,但增長的速度每年都在下降,尤其2018年增速直接由10%以上,斷崖式降至了4%。并且增速的下降趨勢還會繼續,也就是說2019年的增速會比4%還要低,甚至有可能出現負增長。宏觀的經濟數據表現在我們各行各業中,就是人們越來越不愿意消費,于是我們的營業額出現停滯甚至下滑。
“衣食住行”一直是人們的剛需,也是日常消費的重要部分??梢哉f“衣食住行”消費的變化與社會零售總額的變化如出一轍。當然我們紡織行業一脈相承的“衣”的消費,也沒能逃脫下行趨勢。
市場走弱,難以逆勢上揚
要說市場有多差,各個布老板都是有道不完的“苦水”。據一個從事十多年紡織貿易的老板介紹,過去十年他每年的營業額很固定基本在2000萬左右,利潤少說也要有個10%以上,那會他的跟單一年都能拿到手10萬塊???近兩年的營業額變化都不能叫斷崖式下跌,應該直接是“跳水下跌”,現在一年只有200萬左右的營業額了。這個90%的跌幅,著實讓人驚嘆。
江浙地區的織造規模一直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可曾經引以為豪的織布廠在面對超過40天的庫存時,也有些迷茫了。一家規模超過1000臺的織造廠負責人向我們介紹,現在寧愿出每天80元工資給工人放假,也要減產停產,因為庫存太高了、資金壓力太大了。上游糟糕的情況,使“搖錢樹”般染廠都有些“枯萎凋謝”的狀態了。滿負荷生產是想都不用想了,能有個7、8成左右的開工率就還算不錯了,畢竟很多廠還在5成左右的開動率附近掙扎。
居安思危,方能有備無患
所有的布老板面對的行情都是一樣的,可結果卻是千差萬別。市場上除了各種抱怨的聲音,也有一些令人欣喜的消息。有部分貿易商開發新品種,做出了營業額同比30%的增長;有個坯布廠日產六萬米,卻依舊產銷平衡,庫存低位……仔細的對比研究這些不同表現的企業,就會發現他們一貫的企業經營模式就決定了他們今天不同的結果。
營業額從2000萬驟降至200萬公司,在過去的十年竟然都只靠一個客戶帶來的訂單走到了現在。這無疑是將“雞蛋都放在了一個籃子里”,并且這個籃子現在還倒了,雞蛋碎了一地。十年前是一個客戶遍地的時代,可這家企業沒有抓住機遇拓展更多客戶,錯過了將企業發展壯大的可能。即使現在積*開拓客戶,也幾乎都是徒勞無功,畢竟自己的常規面料品種面對同質化的競爭,毫無優勢可言。
另一方面,在淡季之下,依然能夠“開疆拓土”或者說穩扎穩打的企業,他們的特點也是相同的。**面料品類豐富,隨便都可以生產幾十個、上百個品種,當然這也與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是分不開的。當市場上滌塔夫類不行了,仿真絲卻可以了,仿真絲類不行了,彈力面料又起來了,后面還會有棉類、人絲類……“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攪動著整個市場,就看你們產品目錄里能否涉及到正在熱銷的品種。當然*重要的還是要有一定的客戶資源,**是不能只靠一個客戶。要利用一切方式:展會、網絡、熟人介紹等等來豐富自己的客戶。*終從國內到國際,大大小小的客戶組成一個龐大的客戶群,差異化的客戶增加了企業抗風險的能力,使自己的訂單可以“東邊不亮西邊亮”。
淡季就是一把篩子,將那些在旺季忙著“數錢”而放松懈怠的企業挑選出,并且踢出局。而那些常懷憂患意識的企業,即使現在受挫那也是暫時的,當市場洗牌完成,將是一個全新的牌面、一個完整的蛋糕。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