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本周,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赴蒼南縣走訪調研,了解當地再生纖維行業發展及企業近期生產經營情況,并聽取企業建議與訴求。
產業現狀
再生纖維行業是蒼南縣的傳統特色行業,已有50多年歷史。當地已形成從服裝邊角料回收、分類、開松到紡紗完整的產業鏈。紡紗企業規模較小,以氣流紡生產為主,主要產品為10s-30s純棉及混紡紗,目前開工率80%以上,產品庫存不到1個月,產品主要銷往東部沿海地區針織廠和牛仔布廠,部分產品會在當地消化,生產拖把等。當地生產的紗線中再生纖維含量均在30%以上。
行業華麗轉型
過去當地再生纖維以家庭作坊為主,生產工藝相對落后,外界輿論壓力較大。在政府有關部門引導和企業的自發行動下,蒼南紡織產業近年轉型升級效果明顯。從規模上,企業通過關停、整合后,行業的資源得到了更好的集中和協調,涌現了一批規模以上企業。
整個產業鏈更加重視生產環節管理,走訪企業開松車間均配備了除塵設備,收集的粉塵也有專人收集后集中處理;回收邊角料不再進行褪色處理,而是按本來色彩進行配棉,生產色紡紗;研發了專門的邊角料開松設備,同時紡紗設備水平明顯提升。
目前當地政府,正在建設多個產業園,并出臺了淘汰和搬遷政策,未來會將多數開松與紡紗企業進行統一搬遷,集中生產,企業也表示會在搬遷過程中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升裝備水平,保證產品質量。
當地領軍企業不再單純定位于再生紡織品生產者,而是融入產業鏈,和終端服裝品牌展開合作,將品牌服裝邊角料進行科學收集整理后再加工成色紡紗線等產品,重新用于品牌服裝生產,打造服裝原料循環閉環概念,目前已和世界各大快時尚品牌、運動品牌展開了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產業面臨困難
1、2018年我國開始禁止進口固體廢物,導致再生纖維行業優質原料大幅減少,影響了當地產業的原料供應,已有企業轉移至越南、柬埔寨等地,未來進口再生紗對國內行業造成的沖擊不可忽視。
2、外界對于蒼南再生紗線產業的負面印象,一直對當地政府和企業帶來困擾。當地從業人員表示,雖然目前環保產業的發展被高度重視,從環境友好角度看,物理法再生紗線是*為環保的服裝邊角料處理方式,但當地發展初期粗放式經營的造成的負面影響始終揮之不去,很多外界的人還是認為蒼南再生纖維加工停留在粉塵滿天飛的階段。
3、歐美國家已將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作為服裝品牌的社會責任,企業和民眾普遍接受再生纖維用于服裝;在我國,提到廢舊紡織品,民眾不自覺地總會和“黑心棉”等負面新聞聯系起來,國內輿論的引導對于再生纖維行業大發展有重要作用。
(中棉行協)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