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舉行的“2019中國服裝產業大連發展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以“2018年紡織服裝產業情況分析及對大連產業發展的建議”為主題進行演講。他指出,當前大連紡織服裝行業要探索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方法,就要把產業標簽向科技、時尚、綠色轉移,使其更符合新時代的定位。
據介紹,2018年,我國紡織服裝產業整體運行情況比較平穩。國內外兩個市場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國內市場表現良好,實體零售增長8%,網絡零售增長22%,“雙11”天貓成交額占比*大的品類就是服裝,占總成交額的27%,網絡已成為服裝的重要消費渠道。
在國外市場方面,去年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增長3.5%,而在2016年是負增長,出口逐步鞏固正向增長的狀態。其中,出口結構出現了變化,紡織品出口增長8%,服裝出口增長0.3%,同時出口結構中57%都是紡織品,這反映在服裝出口微增長的同時,中上游的材料出口增速明顯加快。這是由于目前我國服裝出口的部分產能、訂單轉移到一些周邊國家,而這些國家的產業鏈、供應鏈不完整,仍然需要中國出口大量的面輔料。從市場來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成為亮點,增速達10%左右,帶來了新的貿易機會。
此外,去年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在供給側進行調整,生產低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回落。與此同時,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增長8%,行業平均銷售利潤率為5.2%,效益指標增速超過了生產指標,經濟效益水平穩步提高,體現出更有質量的增長。
孫淮濱表示,今年以來,根據調研,紡織服裝企業開工率為85%至90%。不過,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企業確實有訂單,另一種是為了穩住工人而生產庫存,招工難還是行業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今年行業發展仍將面臨許多困難,要依托國內市場,把內需文章做足。
他認為,當前對行業和企業來說,要貫徹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路線。目前,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加工規模已經很大,不太可能繼續高速增長,重點要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需要地區、企業探索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方法。
要把產業標簽向科技、時尚、綠色轉移,建設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塑造行業新形象。其中,科技包括新材料、新制造、新應用;時尚既要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傳統工藝,還要結合當代的時尚流行趨勢,這樣的時尚才是完整的;綠色則要做好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推動綠色消費。對大連紡織服裝產業來說也是如此,在時裝周上,要把科技元素和綠色追求通過時尚表達出來,通過這三個標簽使產業更符合新時代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