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蓋茨基金會的探索中心(Discovery Center)里,我們發現了一根長長的、類似披肩一樣的寬布條,和這樣一張卡片:
?
“袋鼠包”(Kangaroo Wrap),這是把新生兒和母親(或者父親)肌膚相貼包起來的一種技術。在我們照著卡片的圖示,帶著好奇、手忙腳亂地把一個完全模擬新生兒重量的塑料水袋娃娃綁到身上并拍照留念的同時,在非洲埃塞俄比亞、馬拉維、民主剛果的農村地區,有相當數量的新媽媽,正在當地助產士的幫助下,用同樣的方式,把脆弱的早產兒包裹在母親懷里,用母親的體溫維持著生命。
?
這個“袋鼠包”,可以救很多早產兒的命!
?
從上世紀初到上世紀末,在現代醫療技術的幫助下,新生兒的死亡率從接近10%降至不到0.8%。然而到今天,全世界每年依然有260萬新生兒無法活過生命的**個月,大部分都發生在不發達地區。早產,是這些小生命面臨的*大威脅之一。
?
發達地區早產存活的記錄在日益精進的醫療設備和無菌照料的支持下不斷被刷新,然而這些高科技并不能惠及到偏遠地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農村地帶,衛生基礎建設缺乏,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分娩都是在家里進行的。早產嬰兒沒有保溫箱的呵護,十分容易夭折,送去附近的醫院也是一段漫長的顛簸。他們需要的是一種簡便、低成本、有醫學證據支持并且能夠*大提高生存率的技術。
?
于是袋鼠包誕生了。
?
這種新生兒護理方法*開始在哥倫比亞推行,并在上世紀90年代受到了醫學界和NGO的注意,世界衛生組織隨后將其納入常規護理手段之一。
?
它不像一般的襁褓一樣緊,留出了嬰兒活動和呼吸的空間;繞過大人肩膀的布帶,能夠給嬰兒發育尚不完全的頸部提供支撐;而緊緊貼住大人皮膚,又能讓嬰兒身體保持溫暖,且能讓母親或父親能夠空出手來自由活動。
?
*關鍵的一點,是它的成本*低,而且普及起來十分方便。本地的助產士能夠在NGO志愿者的幫助下迅速地學會此項技術,并應用到不足月的新生兒身上。
?
201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袋鼠包的應用,讓低體重新生兒(出生時小于2kg)的死亡率降低了40%——這是一項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
袋鼠包的發明,偏遠貧困地帶的孩童得以幸存,紡織界的發明原來也能帶來比如大的改變!除此以外,紡織界近日還有其他新的發明:
?
近日,美國馬里蘭大學化學和物理專業的11位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紡織面料。這種面料能根據外部環境的溫度和濕度,自動作出調整,實現控溫調濕。相關論文已在雜志Science上發布。
?
這種面料之所以能自動控溫調濕,是因為它包含了一種涂有碳納米管的合成纖維。這種合成纖維對外界的紅外輻射變化十分敏感,當外部環境比較炎熱時,溫度和濕度都會升高,纖維會彎曲,使得織物面料的縫隙擴大,達到散熱的效果。而當外部環境比較涼爽時,纖維會膨脹,織物面料的縫隙隨之收縮,達到保暖的效果。
?
研究人員還透露,制作這種合成纖維的難度并不大,因為制作所需的原材料不難獲取,添加碳納米管涂層的難度也不大。但目前這種面料還沒用于服裝生產,還需要考慮制造成本和設計等問題。
?
但單從這種面料的性能上考慮,用在運動服裝上十分合適。此前各大運動品牌也先后推出過不同類型的功能服裝,滿足長跑運動員和登山愛好者等人群對于散熱和保暖的需求。如果這種面料能投入生產,運動戶外服裝行業也許就會出現較大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