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新興經濟體消費者購買力的增長、快時尚行業的崛起使人們購買服裝的數量和次數都有大幅度的增長。這些改變不僅助力了紡織業的蓬勃發展,也使服裝生產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日益加重。
粘膠纖維(Viscose)是一種人造纖維,是*早投入工業化生產的化學纖維之一,主要由再生纖維素或木漿制成。因為吸濕性好、穿著舒適,可紡性優良,受到了服裝制造商和消費者的廣泛歡迎。
目前,粘膠纖維的使用量在全球纖維產品中排名第三。而其具備的可降解特性,使其成為使用石化原料的人造纖維,和在生產過程中耗水量巨大的棉纖維的替代產品,成為世界上目前應用*多、*廣泛的纖維之一。
中國是世界第三大粘膠纖維生產國。雖然奧地利蘭精集團(Lenzing)和印度埃迪亞貝拉集團(Aditya Birla Group)占據了粘膠纖維市場前兩名的位置,但從總量上看,中國企業在行業中占據著主導地位。2017年,粘膠短纖維(VSF)的全球年產量約為500萬噸,其中360萬噸來自中國。
粘膠纖維的環保隱憂
雖然優點眾多,但粘膠纖維在生產過程也像其他紡織產品一樣對環境造成了不能忽視的影響。
對環境的影響包括:
原材料主要來源于木材。如果不經管控,亂砍亂伐會對古樹林和瀕危樹種造成毀滅性影響。環保組織 CanopyStyle 收集的數據顯示,在生產中,粘膠纖維所使用的溶解木漿對木材的浪費率高達70%,應用在服裝產業的粘膠纖維中,有30% 的原料由古樹林中的樹木和瀕危樹種組成
纖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含有毒化學物質的廢水會污染水資源。在生產中,企業仍在使用有毒化學物質將木漿轉化為粘膠纖維,排出的廢水中含有硫酸、硫酸鹽、硫磺和硫化物等污染物的同時還可能存在鋅鹽等金屬污染物。粘膠纖維處理工藝中重要的化學藥品二硫化碳(CS2)具有毒性,能夠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未經充分處理的廢水也含有大量有機物,會增高化學需氧量(COD)減少水體中氧氣含量導致水生生物死亡
雖然會造成一定污染,但粘膠纖維生產企業對供應鏈的嚴格管控卻可以將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影響降至*低。
為減輕環境污染,歐盟于2007年發布了聚合物材料生產的*佳可用技術(BAT)參考指南。指南中詳細規定了合成材料和纖維素類纖維(包括粘膠纖維)環保生產所需的*佳技術,BAT 也是歐盟成員國發放企業營業執照對企業進行考核時的主要參考依據。
蘭精集團目前在奧地利和中國南京的工廠已經通過 BAT 驗證,正在對其他工廠進行改革;印度埃迪亞貝拉集團已經根據 BAT 要求制定了工廠改革標準。
Changing Markets 在調查中發現,歐盟對于粘膠纖維的生產要求*細致、*嚴格:不僅規定了粘膠纖維生產過程中化學物質排放標準,還具體規定了空氣和水體中污染物的含量。
全球八個大型服裝品牌和零售商:ASOS、C&A、Esprit、H&M、Inditex、M&S、Next 與 Tesco 都公開表示他們支持粘膠纖維環保生產。
中國采取的可持續發展舉措
為了更好地實現粘膠纖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2018年3月,由十家中國*大的粘膠纖維生產企業以及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和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組成的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綠色發展聯盟(Collabor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iscose)正式成立。2018年8月,他們發布了為期三年,旨在促進粘膠纖維采購和生產環節可持續發展的產業計劃。
根據這些標準,成員們將對生產流程和原材料進行認證,并嚴格遵循產業計劃規范生產流程,減少污染。比如:
原材料使用通過森林認證體系 The Programme for the Endorsement of Forest Certification(PEFC)或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的可持續發展林區的木材
遵循“危險化學品零排放”(ZDHC)廢水指導方針
根據可持續紡織生產服務商 OEKO-TEX 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方案 Sustainable Textile Production (STeP) 對生產設施進行認證
使用由可持續服裝聯盟(Sustainable Apparel Coalition)于2012年推出的服裝與鞋履行業自我評估標準——Higg 進行企業評估
聯盟認為,如果2019年6月前成員能夠滿足發展計劃的基本要求,并于2020年底以前滿足**要求,這些企業就有可能在三年內實現一定的環保標準。
(這十家中國*大的粘膠纖維生產企業合計產量占世界粘膠纖維產量的50%,分別為: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賽得利、山東雅美科技有限公司、宜賓絲麗雅股份有限公司、恒天海龍(濰坊)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富麗達股份有限公司、阜寧澳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吉林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銀鷹化纖有限公司)
Changing Markets 提出的改進建議
Changing Markets Foundation 是一家與非政府組織進行合作的環保組織,基于多年對粘膠纖維環保問題的研究,他們*近發布了一份報告,對中國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綠色發展聯盟的上述規劃提出了以下改進意見:
發展計劃要求不夠詳盡。計劃中使用的污染物測量單位與國際通用單位不符,只有中文版的活動計劃不便于國際紡織業同仁對發展計劃進行交流討論
要求應該嚴格。如果可行,也應采取歐盟 BAT 制度對各項數據進行更細致的要求。聯盟目前使用的森林認證體系 The Programme for the Endorsement of Forest Certification(PEFC)有些缺乏可信性,使用環保組織 CanopyStyle 提出的《Making the cut: Sustainable cellulosic fibre staircase(伐木:粘膠纖維素的可持續發展)》更有助于企業完成可持續發展轉型
自我測評系統覆蓋內容不夠全面。發展計劃中有很多項目都需要企業自行評測,但這些項目涵蓋的內容不夠全面,聯盟可以對此進行一些調整。
(華麗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