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社會有利于創新,什么樣的社會傾向于保守,目前這似乎還沒有一個**的答案。
152 0173 3840年后中國被打開**,很多傳統產業受到外來沖擊,苦不堪言,但中國的傳統產品絲綢業反倒迎來了一個繁榮時代。
152 0173 3840年前中國每年出口的生絲不超過50萬公斤,1875年卻接近了400萬公斤,雖然絕大多數生絲仍然是農家手工制作的土絲,不過仍然養活了一個巨大的產業人群。中國絲綢也在西方大受歡迎,1873年-1893年間,綢緞出口數量上增長了3.2倍,出口價值更增長了3.4倍。
在隔海相望的日本,同樣的事情也在發生,日本在1860年出口了38萬公斤生絲,僅僅兩年后就上升到接近90萬公斤,和中國一起成為當時國際生絲市場的四大出口國之一。
但總的來說,日本絲織業在這個時候仍然落后于中國,因為日本生絲同樣由農家手工生產,在技術、質量、品種方面仍然不能和中國競爭,而且中國除了出口生絲原料外,還出口了大量制成品絲綢,而日本卻只被西方看成是徹底的生絲供應地。
但是這一切都在悄悄變化。
1868年明治維新,日本認識到全面引進西方技術的重要性,但落后國家要大量引進先進技術,必然會出現多年的入超,所以,在手頭已有的外貿**——生絲出口上做文章,盡力擴大生絲出口,降低貿易赤字,成為日本的一個國家目標。
明治2年,日本在商港橫濱和神戶設立了生絲檢查所,對出口生絲質量嚴格把關,同時派遣留學生到國外學習,從西方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并招聘外國技師來日本指導生產;創建“模范工廠”,提高日本綴絲工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絲質量。
日本很快發展出自己獨有的機械生產技術,并快速在國內普及。
1889年,日本出口的生絲中,有41%實現了工廠生產,到1894年就變成了52%,日本生絲以飛快的速度實現了工廠化大生產,而且質量也不斷提高。在20世紀即將來臨的時候,開始威脅到中國生絲的國際地位。在1903年,開天辟地以來**次:日本生絲出口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
而在中國,生絲生產工廠化的進程仍然慢得出奇,雖然從1881年開始,中國出現了機械繅絲廠,但總數仍然是鳳毛麟角。
中國生絲產業進步緩慢,似乎不能僅僅歸咎于政府扶持不力。比如在1881年,廣東南海出現了大量的機械繅絲廠,收購了大量蠶繭,導致本地的手工業者無絲可織,失去了生活來源,絲織業者遷怒于工廠繅絲業,出現了大規模的搗毀繅絲機器的暴動。
而當時的南海知縣認為“以十一家殷商之攘利而失數萬家貧戶之資生,我國家民為邦本,非同外裔上下征利之邦,自應永遠勒停,以安民業”,命令“前項機器依限自行變價”,所有繅絲工廠至此停業。
在這件事上,可以看出,阻擋生絲出口的并不僅僅是官府,而是整個中國傳統社會本能地抵制著新技術的出現。
如果泛泛而論,確實可以把一切責任都歸結于清政府的腐敗,但歷史學家和經濟學者們卻不甘心給出這么簡單的結論,時至今日,仍然眾說紛紜。得不出一個可以說明全貌的答案。
什么樣的社會有利于創新,什么樣的社會傾向于保守,目前這似乎還沒有一個**的答案,不然我們如何解釋移動支付這種創新,在中國、印度、印尼的發展,會超過韓國、美國以及日本?
(作者系武漢歷史文化學者)(證券時報)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