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的*新數據顯示,中國8月對美國貿易順差攀升至3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8.7%,創單月*高紀錄,同時也打破今年6月創下的289億美元順差紀錄。今年前8個月中美雙邊貿易額達2.6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9%,增速比前7個月高0.7個百分點,但不及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分析人士認為,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可能逐漸顯現,未來數月外貿的不確定性上升。
總體貿易順差收窄34.2%
海關數據顯示,8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7%,增速比7月高0.2個百分點,也高于去年同期。其中,出口同比增長7.9%,進口同比增長18.8%;貿易順差152 0173 3840.5億元,比去年同期收窄34.2%,但幅度不及7月。
受8月單月進出口增速加快帶動,今年前8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43萬億元,同比增長9.1%,比前7個月增速高0.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同比增長5.4%,進口同比增長13.7%,均高于前7個月增速。貿易順差1.2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收窄31.3%。
中國對美貿易增速不及對歐
分國別看,前8個月中國對歐盟、美國、東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場進出口均增長。其中,中美雙邊貿易額達2.6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9%;中國對美國出口額1.96萬億元,同比增長6.5%,增速高于前7個月0.9個百分點;自美國進口7141.3億元,增長4.4%,比前7個月高0.1個百分點;對美貿易順差1.24萬億元,擴大7.7%,增幅比前7個月擴大1.3個百分點。而在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中,中美前8個月雙邊貿易增速不及中歐,也不及中國與東盟。而去年同期,中美貿易增速比中歐高出3個百分點。
目前中美對500億美元商品互相加征關稅措施已全部落地。不過,特朗普祭出的關稅似乎未能減損美國對中國產品的胃口,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再創新高。外界認為,在美國向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后,中美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因而憂慮美國會進一步落實向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稱,中美貿易摩擦負面影響有增大風險,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可能逐漸顯現,未來出口增速可能下降。宏觀政策更加積*,將促進內需改善,帶動進口增長。交行表示,今年出臺大量鼓勵進口的政策,將持續對進口起到促進作用,預計未來進口保持兩位數增長,高于出口增速,全年貿易順差顯著收窄。
“搶出口”存外貿風險
海通證券關注美國加稅進度,若美國對2000億美元商品加稅付諸實施,意味約一半的對美出口商品將被加稅,覆蓋絕大多數商品類型,屆時須關注“搶出口”褪去后外貿可能的下滑,電機電氣等主要出口產品、家具燈具等對美出口依賴較高的行業或受到較大沖擊。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貿易戰之前兩國出口商趕出口,在這種情況下7、8月都有政策落地前的“搶出口”的因素,未來幾個月不確定性很大。
為減輕對外貿的沖擊,中國官方已出臺一系列措施,包括鼓勵企業調整進口結構,增加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大豆、豆粕等農產品以及水產品、汽車的進口,用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稅收收入幫助緩解企業及員工受到的影響等。財政部日前公布,對近400項中國制造產品提高出口退稅,此舉有提振出口,應對外部環境的作用。
周小川:貿戰對市場情緒影響難料
中美貿易戰升級,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中美貿易戰不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但市場情緒難料。
他指出,*糟不過是中國不再向美國市場出口5000億美元商品,然后再看可以多快的將這些外銷產品,多元輸往其他國家,他認為中國的動作可以很快。
不過,周小川稱,經濟模型無法加計中國內部市場情緒的快速變化。看到雷曼兄弟事件的發生,突然出現恐慌和危機蔓延,所以這類事情不容易分析。他又補充稱,以每年經濟增長6%加上浮動匯率,中國經濟有能力抵御外部沖擊。
中美貿易順差又被高估
在中美即將進入2000億美元征稅周期的前夕,美國商務部公布了美國7月份商品和進出口數據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顯示,美國7月貿易逆差擴大9.5%至501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月擴大,創2015年3月以來*大增幅。由于飛機和大豆出口大幅下降,出口下降1%,而進口在廣泛上升的基礎上整體增長0.9%。
其中對中國貿易赤字由6月的335億美元,擴大至破紀錄的368億美元,由于正值美國考慮對額外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該數據令人關注。此外,對歐盟貿易逆差從117億美元竄升至創紀錄的176億美元,而對墨西哥的貿易逆差從74億美元收窄至55億美元。
美國的貿易逆差已經連續兩個月呈現擴大趨勢,與中國和歐洲的貿易逆差均創下了紀錄。
不過,中美雙方公布的7月貿易逆差數據不盡相同。
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在6月份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創下了1999年有數據以來的*高水平——289.7億美元之后,7月的順差數據為280.89億美元。
國際關系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朱殷向記者分析認為,如果考慮統計口徑、轉口貿易、服務貿易的原因,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實際上只有美方公布逆差的三分之一。同時,美國在高科技領域長期對華實施出口限制,也造成了中美貿易的不平衡。按照美方統計,2017年美高科技對華貿易逆差1354億美元,占商品逆差的36%。美國如果放開高科技出口限制,實現該領域的貿易平衡,即可減少逆差近四成。
此外,在服務貿易上,美國是有非常強的優勢,美國也是世界上服務貿易順差*大的國家,中國是服務貿易逆差*大的國家。那么我們對美國也有500多億美元的服務貿易的逆差。
特朗普一再強調的“美國優先”政策讓美國卷入了與歐盟、加拿大、墨西哥、中國的貿易摩擦升級,但貿易逆差仍在繼續擴大,這將拖累第三季度美國的經濟增長。“由此看來,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或開始對美國經濟造成壓力。”朱殷說。
特朗普再威脅向華加碼征稅
美國擬向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咨詢期剛結束,本港時間昨日凌晨,特朗普又威脅將追加2670億美元關稅。受此影響,標普和納指雙雙轉跌,道瓊斯指數半小時跌超140點。蘋果表示旗下多種產品受貿易形勢影響,其股價一度跌超過1%。
當日,納斯達克指數收跌20.18點,跌幅0.25%,報7902.54點,本周跌2.55%,創3月份以來*大單周跌幅;標普500指數收跌6.37點,跌幅0.22%,報2871.68點,本周累跌1.03%;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79.33點,跌幅0.31%,報25916.54點,本周跌0.19%。距收市不到半小時,蘋果股價急挫,一度跌破221美元,跌幅擴大到1%以上,在此之前曾升逾1%。
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當地時間周五對CNBC表示,美國仍在同中國繼續討論諸多貿易問題,但到目前為止,中方尚未滿足美方要求,“不過總是有希望的”。另外,庫德洛表示,他對同歐盟的貿易談判謹慎樂觀,磋商中談及的議題包括大豆、牛肉、天然氣和軍售。
蘋果致函USTR憂貿戰
中美貿易戰再度升級之際,美國多家企業和機構代表紛紛致函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表達了擔憂。其中,蘋果公司致信美國貿易代表處,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向總值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的措施,將使美國受到*嚴重的打擊。蘋果又指出,有關征稅措施涵蓋多項蘋果產品,將使部分產品加價。
指旗下多項產品受影響
據外媒報道,蘋果于周三向該處致函,指出有關征稅將影響到多項蘋果產品,包括Apple Watch、Mac mini,以及不少周邊產品,如AirPods、Apple Pencil,乃至充電插頭等。“我們對這些關稅的關注在于,美國將受到*嚴重的打擊,導致美國經濟增長和競爭力下降,美國消費者并要面對價格上漲”。
蘋果在信中指出,難以看出一項損害美國公司及消費者的關稅措施,將如何有利于政府針對中國科技政策的目標。“我們期望,取而代之的是,你能夠重新審視這些措施,并努力找出其他更有效的方案,以推動美國經濟和美國消費者比去往更強大,更健康”。
此外,戴爾(Dell)、思科(Cisco)、瞻博網絡(Juniper Networks)和惠普(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向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發信,指它們擔心由于其很多產品零部件來自中國,新的關稅將會增加成本。
四家科技公司擔心,關稅將增加硬盤、服務器及網絡設備等產品的成本,從而對利潤產生影響,并可能導致美國國內裁員。在寫給萊特希澤的信中,四家公司寫道,“久而久之,關稅帶來的利潤下滑可能導致招聘凍結、工資停滯、甚至是失業,并會對投資者帶來傷害,例如股息減少和股東價值縮水”。
美國零售業**協會(Retail Industry Leaders Association)副總裁夸奇(Hun Quach)則表示,貿易戰對美國民眾的生活影響將是全面性的。(香港商報)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