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據海關統計,2018年1-7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152 0173 3840.67億美元,同比增長3.71%其中7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69.50億美元,環比增長5.78%,同比增長5.74%。雖然2018年上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服裝的進口量大幅下降,占美國市場份額下降至30%以下,但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影響并不突出。
2018年1-7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82萬噸,同比增加12.2%,其中7月份進口棉花14萬噸,同比增加53.9%,以印度棉、美棉、澳棉、西非棉、烏棉等為主。中國紡企對外棉的需求并未因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而被遏制。
一些外商、機構、貿易企業認為,2018/19年度中國紡企對高品質、高等級美棉的依賴度仍非常高,將通過東南亞港口轉港或繳納高關稅來解決美棉進口問題,預計2018/19年度中國對美棉的簽約進口數量不會低于35萬噸,仍占年度進口總量的30%以上。但筆者卻認為,2018/19年度中國對美棉進口很可能腰斬甚至更低,部分紡企將對美棉說再見,原因如下:
其一、中美貿易糾紛分歧大,邊打邊談將成常態,中方對進口美國農產品(含棉花、大豆等)加征關稅沒有讓步空間。中美貿易戰在市場的關注下持續數月,作為事端挑起者的美國似乎并沒有偃旗息鼓的意思,戰況反而愈演愈烈。一些機構和媒體認為,經過漫長而炎熱的夏季權衡風險并發出警告之后,特朗普政府中的鷹派占據了上風,他們注定會發動一場秋季攻勢。業內分析,美國對華2000億商品加征關稅的聽證會雖在一片反對聲中如期舉行,美國打響第三輪、第四輪對華加征關稅幾成定局。在此形勢下,期待中美貿易糾紛磋商成功,美棉進口關稅下調、簽約美棉按合同執行等等希望基本破滅。
其二、巴西、印度、澳大利亞、西非、烏棉等產地棉花可以滿足中國用棉企業的需要,代替美棉不成問題。2015、2016年中國進口澳棉數量分別占當年澳大利亞棉花出品量的90%以上、60%以上,中國企業采購、使用澳棉可謂輕車熟路;2018年巴西棉花產量、出口量大增,機采棉品質與美棉EMOT、MOT、ME的差距大幅縮小,可紡性提升,中國買家對巴西棉可謂青睞有加;2018/19年度印度S-6的產量和品質可期,受到中國紡企、進口商的關注;
其三、美元指數強勢,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貨幣紛紛對美元貶值,進口美棉成本大幅上升。從目前來看,美聯儲加息、縮表并舉,美國經濟、非農數據持續走強,美元或背靠95,向97、98乃至100測試,各國貨幣對美元貶值壓力大,導致進口美棉成本偏高,因此中國進口印度棉、巴西棉等可實現對沖部分或大部分因貨幣貶值增加的成本,利于紡企降成本、促生產。
(中國棉花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