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據新疆日報了解,新疆溢達3萬錠全流程智能化緊密紡生產線自去年7月投產以來,累計繳納各項稅收6.8億元人民幣,帶動地區就業152 0173 3840人。自治區商務廳廳長將溢達集團對該地區紡織工廠及生產設備的投資,作為新疆自治區引進外資的一個重要試點工程,予以了肯定。國家對于新疆紡織服裝產業,或將落實更多優惠政策。
?
7月6日,在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伴隨著機器的嗡鳴聲,千萬根棉線如春蠶吐絲般源源不斷地纏繞在紗錠上。
“新疆強大的資源優勢、地緣優勢和政策優勢助力紡織企業在新疆快速發展。”新疆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光海說。
溢達紡織是新疆利用外資的一個縮影……
?
1 新疆溢達的發展
新疆溢達能夠取得較好的發展與相關政策的扶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
獨特的政策優勢
為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近年來自治區制定實施多項優惠政策,比如運輸補貼、增值稅補貼、使用新疆地產棉補貼、企業所得稅優惠等。其中,尤其以電價補貼*具吸引力,對于紡織企業來說,新疆電價補貼后為0.35元/千瓦時,大大降低了紡織行業的生產成本。
另一方面,對外門檻擴大。
2012至2017年,新疆累計新設外資企業435家,合同外資金額42.88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3.63億美元。投資領域不斷拓寬。外商投資廣泛覆蓋一產、二產和三產,分別為70家、230家、491家。
2017年7月4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擴大對外開放政策,自治區人民政府從3方面提出了21條具體措施:積*承接對外開放政策,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簡政放權,營造優良營商環境;加強政策支撐,加大吸引外資力度。優惠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提高了新疆的吸引力。
?
設備升級巧遇政策配合
而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2015年投資1.6億元,建設目前全國*先進的3萬錠全流程智能化緊密紡生產線,于2017年7月投入使用。
項目引進全球**紡織機械廠商全套生產線,構建完整的智能工廠體系,甫一投產就遇上了政策扶持,當地政府將其智能工廠定為新疆紡織業轉型升級的示范企業。
“入疆以來,新疆溢達在享受到很多優惠政策的同時,累計繳納各項稅收6.8億元人民幣,帶動就業152 0173 3840人。我們與當地在互利共贏中實現了共同發展。”李光海說。
新疆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王寧在面對媒體的時候,也借由昌吉溢達的例子說明新疆通過利用外資,不但引進了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而且推動了企業的技術改造,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2 新疆溢達背后的“縱向一體化”
然而,昌吉溢達在新疆的發展是產業轉型發展中的“特例”,還是市場與政策相互運作的結果?
這個問題不能脫離全產業鏈來看。
還是要回到新疆溢達的母公司香港溢達集團說起。
總部設在香港的溢達集團自1995年在吐魯番地區建立**家紗廠以來,目前在疆已有7家分公司,形成了國內**從棉花的育種、種植、軋花到生產高支及特高支棉紗的縱向一體化供應鏈生產企業。
溢達集團一直借著沿海貿易優勢占據服裝出口領域的一席之地。從2012年至2017年的經營情況來看,處于擴張的狀態,其另一子公司廣東溢達在2017年度的服裝出口企業排行榜中,排到第11位。?
在服裝業內來看,溢達是個響亮的牌子。
溢達集團在產業鏈上一直存在一個優勢,就是上下游的戰線拉得特別長。在新疆占有原棉產地的資源優勢,在廣東沿海則是占盡出口貿易的地利人和。
早前就有業內人士分析:溢達集團的供應鏈模式與業內很多企業不同的地方在于,其采取了垂直一條龍的產業鏈模式,概括來說就是“縱向一體化”。因為溢達已經把他的觸角伸展到服裝行業的*上游的源頭——棉花種植。
早在1998年,溢達集團在新疆開辟的棉花生產基地,為集團內的企業生產“綠色”棉花。把業務涵蓋了棉紡、梭織、針織、染紗、后整理及制衣、銷售等各個環節,構建縱向一體化模式。
溢達集團先后在中國大陸各地進行投資,其范圍跨度很廣,幾乎涉及整個紡織產業鏈。
可謂新疆溢達是香港溢達集團在全產業鏈的一個布局,重點是將觸角伸到上游的原棉產地。
?
3 立達紡機的解決方案
然而,新疆溢達的正式冒頭,還是要從2016-2017年間說起。
香港方面打算借助智能制造的東風,對新疆棉紡織分公司進行改造。
當時與之或作的是立達紡機。
“2016年,溢達集團啟動‘昌吉溢達三萬錠全流程智能化示范項目‘,目的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并進一步提高產能。同時還將提升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增加產量。公司希望通過使用高端智能紡紗機,加快一線擋車工的技術轉型進程。公司希望能夠以此滿足市場需求,并且帶領新疆紡織行業進入智能工廠的時代。”
當時立達紡機提出的解決方案是:緊密紡紗機K46
立達建議溢達集團利用粗紗運輸系統SERVOtrail和自動條筒運輸系統對緊密紡紗過程進行自動化升級。為了監控紡紗過程,立達推薦使用紡紗控制系統SPIDERweb中的Alert and Cockpit Module智能手機應用程序。?
借助這些增強功能,緊密紡紗機K46在維持高水平紗線質量的同時,實現了高效生產。與其它緊密紡系統相比,這些設備還具有集聚能耗和維護成本更低的優點。
整條緊密紡生產線擁有三萬錠子,僅需45名訓練有素的員工進行操作。
SPIDERweb中的Alert and Cockpit Module移動功能可幫助擋車工排除故障,并區分任務優先順序。這樣不僅可提高機器效率,還能降低總能耗。
CockpitModule可根據*重要的紡紗廠數據,隨時隨地生成報告。改良后的紡紗工藝可確保穩定的紗線品質。由于紗線產量增加,加工成本降低,溢達的整體利潤上升,投資回收期縮短。先進的紡紗廠設備確保溢達為未來發展做好了充分準備。
好巧不巧的是,2017年這個智能紡紗工廠剛一投產,就遇上了各項政策福利。溢達集團旗下的廣東溢達在2017年的評級過程中,順利上榜“2017紡織工業踐行智能制造試點企業”。
?
新疆溢達也備受地方政府和媒體關注。
結語
新疆溢達的純棉紗線生產規模由入疆之初的5萬錠發展到現在的22萬錠,這個自然是令地方經濟觀察者喜聞樂見的。然而站在全行業生產鏈的角度來看,對于紡機企業來說又有何啟發?
1 地區政策優勢;
企業和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扶持,不論是現在急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還是正在如火如荼尋求轉型升級的制造業,都是在相關政策中尋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2 基于全產業鏈的平臺化思維;
社會化分工是現代經濟的基本特征。像溢達這樣打通了上下游全產業的縱向一體化企業,目前來看仍舊是一個特例。利豐沒有自己的車間,靠著全球協同生產,聯泰是走D2S路線,它們都沒有自己的棉花田,但仍舊有龐大的商業規模。由此看來,企業無論大小,處于產業鏈的一環做精做專自己的業務仍是關鍵,但在互聯網時代,不可缺少的還有平臺化思維。
因為上下游渠道越是靈活、越是透明,才能跨越日益擴大的全球化生產過程中資源和資本所形成的壁壘。(中國綢都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