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不強調房地產的支柱地位,以制造業為主。房價收入比較低,提高了民眾的幸福度,也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德國制造”。工業物聯網是近兩年討論的熱點,也是實現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基礎。但是,難題之一是中小企業不愿意進行互聯網大數據的技術化改造。
2018年是中德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簽訂40周年,德國工業4.0給中國制造帶來哪些新啟示?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中德科技合作是熱議的主題之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德國前總理格哈德·施羅德等人,解讀中德在制造業以及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合作機會,以及德國工業4.0給中國的經驗,其中談到了房價、工業4.0、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因素。
施羅德談德國制造和房價
2015年10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期間,中德雙方在推進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上達成一致。近年來,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也在增進交流合作。
在科博會上,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德在制造業領域的合作已經相當有規模,中國有很多隱形**的中小企業,稍有規模的企業基本都在中國設有分公司。
“我的女兒在復旦讀書學中文,我希望她能流利說出中文,能夠提高中文水平。”施羅德說,很看好德國和中國未來的經貿合作,中國的開放是強大的信號,并且有巨大的潛力,可以使兩國關系更加緊密。
2017年,任澤平的一篇文章稱,從152 0173 3840年至今,德國人均收入增長約3倍,但同期名義住房價格僅上漲約60%。房價收入比較低,提高了民眾的幸福度,也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德國制造”。德國不強調房地產的支柱地位,還是以制造業為主。德國還為社會保障住房供給、中低收入房租補貼、租賃市場規范和私有住房提供了法律框架,被稱為德國住房政策的“四大支柱”。
近期,在關于中國制造業發展的討論中,制造業行業的收入不高,以及中國年輕人的買房焦慮和炒房熱情,均被認為是制造業發展的障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及德國的房價和制造業收入問題,施羅德稱,德國各地區房價差距很大,至于年輕人買房,德國一貫的政策對年輕人成家立業和建房子都有國家補貼。至于制造業行業和金融、互聯網行業的收入水平差距,他表示具體工資水平不清楚,但制造業行業的收入跟其他服務行業沒有太大差距。
職業介紹和就業代理機構StepStone發布的一份2016年德國工資報告表明,工程師是德國收入較高的職業之一,僅排在醫生和律師之后,位列第三。
除了薪資結構,中德科技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德總商會主席周松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德國的二元制教育為德國制造業的發展創造了較好的條件。二元制職業教育,是一種將傳統的“學徒”培訓方式與現代職教理念相結合的企業與學校合作辦學的職教模式,企業與學校各為“一元”。
歐洲一家生命科學集團的聯合主席克里斯托夫·赫帝奇表示,德國二元制教育不僅僅談論高端技術,也要把眼光放到普通的技術工作中,讓各行各業的工作都得以進行下去,不同層級、行業的知識,都需要進行傳播和培訓。
中小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難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場采訪部分德國企業和專家均提到,在工業領域數字化推進的過程中,難題之一是中小企業不愿意進行互聯網大數據的技術化改造。
國務院去年年底發布的《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提到,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基本建成。還提到加快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應用普及,推動低成本、模塊化工業互聯網設備和系統在中小企業中的部署應用。
萬可電子(天津)有限公司 CEO 彭夫柯(中文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作為一家總部在德國的企業,目前在做的業務之一就是給中國工業企業做工業物聯網的系統解決方案。
在彭夫柯看來,工業物聯網是近兩年討論的熱點,也是實現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基礎,他們已有很多中國的中小企業客戶。但是,目前推進的*大難題就是中小企業是否能接受工業物聯網提升工業企業效率的思路,是否愿意讓相關企業幫忙梳理、分析和解釋其工業大數據,完成工業領域的數字化。
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長、工業4.0之父孔翰寧介紹,讓科學家以及企業家來相信工業4.0其實很容易,但是這個說服的工作,是讓他比較失望的。
“我邀請了更多的科學界以及企業界的人,來跟德國政府來進行交流,希望我們會有更多的一些空間來發展工業4.0。”孔翰寧說。
在采訪國內的工業企業時也發現了類似的問題,中小企業對新概念興趣大,但主動落地的愿望卻不算強烈。在一場工業4.0活動上,一家北方中小鋼企負責人介紹,對工業4.0很感興趣,但目前的狀態是公司業績不好,“改革找死,不改革等死”。
傳統的工業制造業企業在面對工業互聯網的技術革新時,很多都面臨同樣的問題,一方面企業自身現金流并不好,另一方面技術改造需要加大投入,企業由于缺資金、缺人才等原因,積*改進意愿不強。
彭夫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們在為客戶服務中,會先從一個小的具體領域著手,讓中小企業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率提升帶來的改變,然后慢慢接受工業互聯網的技術化改造。至于是否應該考慮技術改造的成本,是所有企業高管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孔翰寧還表示,德國三分之二的研發開支由工業領域承擔,貢獻*大的包括汽車、機械工程和化學制藥工業。德國經濟成功主要得益于其中小企業,德國的“隱形**”比其他國家多,因為他們通常精通于針對具體問題開發創新方案,具有世界**水平。(**紡)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