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充分利用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此次大會規格很高,除了出訪的栗戰書,習近平和其他常委悉數出席,可見中央對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視程度之高。這次會議,信息量很大,小編認為,以下內容需要重點關注:
①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表述程度更強:從十九大報告中的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上升為“根本大計”。
②對十八大以來的生態文明建設用3個詞提出肯定: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同時指出,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并不穩固。
③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情況作出三個判斷: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
④并對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6個原則:
一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三是良好生態環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五是用*嚴格制度*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六是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⑤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5點要求:
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
要全面推動綠色發展;
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
要有效防范生態環境風險;
要提高環境治理水平;
⑥強調加快建立健全5個生態文明體系:
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
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
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
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
⑦*后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人。
可以預見,環保政策未來將會繼續收緊,新一輪的環保整治就在眼前。
近年來,隨著環保政策的收緊,紡織企業面臨了****的挑戰。
成本增加,企業負擔加重
**是成本增加,紡織行業是環保整治的重點區域,其中以噴水織機織造和印染后整理行業*為嚴重。這類企業如果想要繼續生產下去,購進環保設備免不了的,以涂層行業為例,一家有10條流水線的大型的涂層企業,每年在環保上的投入超過了100萬元。而印染行業的成本增加更是厲害,無論是煤改氣還是加裝環保設備,對于具有一定規模的印染企業來說,投入少則幾百萬,多則幾千萬上億。
這么重的企業負擔,自然會造成一部分有資金壓力的中小企業退出市場。
產能受限,有單不敢接
其次是產能受限。以吳江地區的噴水織機為例,2017年,吳江地區開展“263”專項行動,全年累計淘汰低端、非法噴水織機44408臺,占年度任務的108.7%。吳江區環保局局長蔡建忠表示,吳江力爭通過2017至2019年三年時間,將噴水織機總數量從34萬臺減至23.8萬臺,確??偭繙p少30%。即使是已經獲得環保指標的噴水織機,因為排污標準的問題,也不能全開,產能受到*大限制。
產能受限導致織造企業不敢接單。接單以后交期經常在一個月以上,而原料的波動可能會影響到織造企業的利潤,因此織造企業面臨著“有單不敢接”的境況。
印染行業也是同樣,受困于環保壓力,印染企業的數量在近兩年內急劇減少。在需求不減的情況下,印染行業的產能捉襟見肘。再加上環保整治時的不定時停產限產,染廠“爆倉”已經成了旺季的常態。
價格上漲,工廠難找
環保政策的收緊對于貿易商的打擊是巨大的。**,因為產能受限,市場上常規產品的現貨難找。供不應求,價格上漲是市場的基本價格規律。產能跟不上市場的需求,無論是織造廠、染廠還是后整理企業的出貨時間較往年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延長。同時,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無論是坯布價格還是染費在上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另一方面,紡織全產業鏈價的格越發透明,下游采購商報價漲不上去,訂單的利潤就難以保證。即使接了單,如果碰上環保整治,織造企業、染廠限產停產,訂單的交期就會存在問題。
幾個方面同時作用,如今的貿易企業做訂單的難度直線上升。(中國綢都網、學習小組,全球紡織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