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當地時間5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乘專機抵達東京,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并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會談前夕,李克強在日本《朝日新聞》發表署名文章《讓中日和平友好合作事業再起航》。文章中,李克強在會議舉辦前夕就對外宣布,中日兩國將在衛生和醫學科學、服務產業等領域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中方還將同日方商簽本幣互換協議,并宣布給予日方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額度。分析認為,在“小陽春”氛圍的環繞下,中日即將開啟經貿合作的新周期。
互補性強的中日經濟
“中日是在亞洲和世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中日加強友好合作,符合兩國和各國人民的利益。”李克強用這樣一句話高度總結了中日關系。他表示,近年來,兩國關系歷經波折,各領域交流合作受到影響,中日分別作為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和亞洲*大的兩個經濟體,如果雙邊關系始終在正確軌道上健康穩定發展,不僅能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也會為東北亞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帶來更大助力。
李克強指出,作為地區重要國家、世界主要經濟體和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受益者,中國、日本、韓國的合作正積攢新的動能,各方有責任促進地區穩定與發展,以加快中日韓
具體到中日經貿合作,李克強表示,中日經濟互補性很強,在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浪潮中,拓展節能
實際上,近期中日兩國高層往來頻率頗高,已經向外界釋放了兩國關系回暖的明顯信號。今年4月,并在與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的會談中表示,要在新起點上推動中日互利合作實現提質升級,著重在節能環保、科技創新、高端制造、財政金融、共享經濟、醫療養老等領域深化互利合作。
雙邊貿易已轉暖
在今年全國兩會答中外記者問時,李克強用“小陽春”來形容目前的中日關系。實際上,一系列現象表明,在經歷了2012年以來的低谷后,中日兩國雙邊關系正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之際迎來回暖契機。公開數據顯示,去年,日本對華投資額同比上升5.1%,不僅結束了2013年以來的連續負增長趨勢,同時32億美元的投資額也是2015年以來*高的一年。而去年中日貿易額也重返3000億美元規模,比上年增長10%。今年一季度,中日貿易額757.3億美元,同比增長10.1%。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劉仕國分析,中日貿易回暖主要受國際趨勢影響,即美國于去年初退出TPP協定后,日本亟須大規模拓展海外市場,而中國在面對歐美貿易摩擦后,也需要尋找相對穩定的海外市場,中日雙方各有需求。
業內專家指出,中日貿易具有較強的競爭性與互補性,在中日貿易中,機械類產品、紡織服裝、電器及電子產品占主要地位。有分析指出,我國是日本的農產品
“在電子產品、汽車領域,中日間雙向貿易較多。通常是日本將電子產品、汽車的半成品、中間品出口到中國,中國經過組裝后,再出口回日本。”劉仕國解釋。日本**中國問題專家、東京大學法學政治學研究科教授高原明生曾表示,環保能源、農業等領域的合作將是中日雙方在經濟方面的新課題。
多領域合作有望深入
針對此輪中日韓領導人會談可能涉及的核心話題,劉仕國認為,三國領導人會對中日韓自貿區的關鍵細節予以探討。而對于當前全球面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嚴峻挑戰,三國領導人如何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也同樣為外界所關注。劉仕國預測,三方將在未來進一步加強協作。尤其對于中日兩國,未來經貿將有可能從競爭轉為合作關系。“在中低端制造業領域,中國追趕日本的速度很快,部分高端領域也和日本存在競爭關系。若兩國雙邊貿易持續友好發展,預計兩國將開展更多合作,并逐步統一技術范式。在降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晉平則認為,中國和日本都是經濟大國,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正常國際貿易秩序對于兩國的經濟發展十分重要。過去很長時期,中國和日本都是各種貿易保護主義行為的主要受害者。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統計,152 0173 3840-2016年6月期間,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達107件,在美方貿易伙伴國中居**位;日本則位列第二。“美國高舉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也會使中日兩國與其他國家相比蒙受更大損失,這種損失還會通過兩國參與的全球產業分工鏈延伸擴大”,趙晉平直言。
業內普遍認為,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