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3月23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征收關稅,并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并購。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
【“301”調查是什么】
“301”號稱美國貿易保護的核武器,所謂的“301”是指《152 0173 3840年貿易法》第301條,簡稱301條款,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可以利用這個條款中的規定,對美國的貿易伙伴國家進行調查,基于301條款的調查,簡稱“301調查”。
去年8月,美國發起對中國的“301調查”,之所以會被認為是比較不尋常的舉動,是因為這其實是不太合乎現行國際貿易糾紛解決機制的。
在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之后,作為WTO的成員國,美國和多數國家都承諾用多邊解決機制來處理成員國之前的糾紛和摩擦,在那之后,美國貿易法中的301條款就很少被采用了。
?
為什么這次301調查會針對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
以史為鑒,歷史上美國曾5次對華發起301調查,從歷史結果看,*終雙方均達成妥協,并未演化成全面貿易戰。301條款更多是美國獲取談判優勢的手段。
本次301調查仍然是美國獲取談判優勢的手段?中美雙方預計經過局部貿易沖突后仍會歸于妥協嗎?
中美貿易不平衡只是美國貿易戰訴求的借口和初步目標,而遏制中國趕超的“超限戰”,則是更為重要的動因。
3月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想國會提交了有關特朗普貿易政策的報告書,報告指出美國將利用“一切可用的工具”,阻止中國“破壞真正的市場競爭”。
中國這幾年在技術領域迅猛發展,美國作為創新強國,會有一定程度的擔憂,怕中國威脅到他的**地位。
美國《2018貿易政策綱要暨2017年度報告》明確指出:“要確保美國在研究和技術方面的**地位,保護美國經濟免受不公平獲取我們知識產權競爭對手的影響。而技術領域與知識產權密切相關,所以他們要對這個問題進行調查。這就能看出來美國這次針對的是中國知識產權問題和技術轉讓規則,這才是目的,關稅手段會不會真的采用,還是要取決于后續他能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紡織服裝業潛在風險】
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征收關稅,并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并購。
4月4日,美國公布將對華1333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包含了絕大部分紡織生產加工所需的設備種類,且這些設備的整體機械自動化水平相對較高。為反制美方,國務院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商品加征25%關稅,其中含未梳的美棉和棉短絨。特朗普隨后宣稱將繼續追加1000億美元征稅商品清單。
4月11日,《華爾街日報》刊發馬云署名文章-----《貿易戰:扼殺就業、機會和希望》。馬云說:中國的制造業對美國來說是“貿易逆差”,但是美國的服務業對中國何嘗不是“貿易逆差”!更何況,中國從貿易順差中掙到的錢,買成國債又回到了美國。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提供產品,時間長達7年,禁令立即生效。這意味著在核心零部件上依賴美國的中興通訊,開始進入依靠庫存運營的危險周期。美國封殺中興之舉,也揭示了中國“缺芯”之痛,網上有人問:是什么卡了我們的脖子?中興的“芯”病,中國的心病!這也暴露出中國的芯片產業面臨的高端產品對外依賴度較高、人才短缺及產業集中度不高等問題。這次受傷的是中興,下一個會是誰?華為?聯想?阿里云?
4月17日,商務部公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根據裁定,自2018年4月18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時,應依據裁定所確定的各公司保證金比率(178.6%)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
當下,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對于投資者來說信息紛繁復雜,形勢撲朔迷離,在貿易戰持續升級的情況下,紡織服裝業存在的潛在風險。
從簽署備忘錄來看,首當其沖的是針對中國機械領域計劃加征25%附加關稅。
而對美貿易占比較高的行業也會受到影響。從當前的中美貿易行業結構來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產品主要是機械設備儀器(根據分類主要是家電、電子等類別,占出口總量48%)、紡織品(10%)等。美國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則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儀器(30%,主要是資本品)等。
我國是世界上*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紡服出口占比維持在13%左右,在中國出口前10大市場中,美國占**位。
中國和美國在紡織品服裝貿易上有巨大貿易順差,2017年,中國紡織品服裝累計貿易額2931.5億美元,其中出口2686億美元,進口245.5億美元,累計貿易順差2440.5億美元。
美國紡織品服裝的主要進口國為:中國、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墨西哥、孟加拉、印度尼西亞等。
為了避免不確定的貿易風險,美國服裝品牌商和采購商會更多地把訂單放在東南亞國家,這將進一步提高東南亞國家在美國紡織服裝的市場份額。越南作為美國第二大的紡織品服裝進口市場,因其產業配套相對完善、生產成本低、勞動力充裕等,*有可能承接訂單的轉移。據相關機構預測,2025年越南將達到1537億美元,中美貿易戰將使越南占據有利條件,搶奪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紡織服裝品訂單,中國出口訂單或將下滑6%。
此外,美國還將在某些領域限制中資,而目前我國紡織服裝企業有不少正在“走出去”,一旦相關限制政策落地,將對這些企業的正常投資、并購行為產生影響,造成損失。
中國在美紡織企業會不會受到影響?
比如,預計2018年5月可完工投產的科爾美國公司二期,主要是建設一個年產24000噸的高檔環錠紡生產車間。目前二期項目的廠房建設和廠房內部各項基礎設施基本完成,**批紡織機械設備也已到達美國公司并進入了安裝階段。
小編正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剛剛收到消息,商務部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漿粕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調查機關裁定,在原審調查期內,原產于美國、加拿大和巴西進口漿粕的傾銷行為導致中國國內漿粕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調查機關決定,繼續按照商務部2014年第18號公告內容實施反傾銷措施。
漿粕是指以植物纖維為原料,經加工后而制得的主要用于生產粘膠纖維等化學纖維(不含醋酸纖維)的一種纖維素物質。
主要用途:漿粕主要用于生產粘膠纖維(如粘膠短纖、粘膠長絲)等化學纖維(不含醋酸纖維)。
粘膠會不會走出一波新行情?讓粘膠再飛一會兒!
中美局部貿易沖突會演變為全面貿易戰嗎?
只有在美國對中國進口稅率在10%、15%和25%的情況下,中國才有可能在貿易戰中損失小于美國損失,如果特朗普可以使用總統權力,繞過國會在150天期限內將關稅提高至15%,那么中國采取關稅提高至25%、35%、45%和全面抵制均可以對美國造成有效反擊。但是如果美國對中國征稅提高至35%和45%,無論中國采取哪種報復措施,中國遭受的損失均大于美國遭受的損失。
如美國對中國提高關稅至45%,即使中國對可限制行業采取全面抵制的措施,中國因貿易戰遭到的損失仍然大于美國因貿易戰而遭到的損失。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