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第28屆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1日在上海揭幕。本屆華交會上,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紛紛亮相,表明中國輕工產品和紡織服裝產品企業將以自強不息的積*姿態來應對當前的不甚樂觀的出口形勢。
作為華東地區主要的口岸,上海海關日前發布統計數據稱,今年1月份,關區服裝等7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了14.1%,對同期關區出口下降的貢獻率達74%,而2017年全年,這些產品的出口增幅還曾達到了兩位數。
上海海關分析人士表示,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持續向中西部地區甚至海外轉移,疊加人民幣升值放大出口降幅,是1月份上海海關關區出口同比出現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實服裝出口轉弱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了,主要原因是匯率以及生產成本上升,比如一些服裝涂料的價格兩年里翻了三倍”,華交會參展商紹興絲瓜藤服飾有限公司的董輝芳對記者表示。據他介紹,公司對此的應對是將生產線從土地、要素成本高企的紹興轉向河南。
“我們的產品品質全部符合歐盟、美國,以及中國的相關標準,目前的訂單尚能做到六月份。我們是小公司,在市場上是‘夾縫里求生存’,當前形勢下,希望政府能給予我們這樣的小企業更多的扶持”,董輝芳說。
同樣是服裝企業,卡奇(福建)服裝有限公司的應對策略是“追求*新工藝,同時抓緊研發自有品牌,外銷方面則走‘精品路線’”。該公司銷售經理洪喬稱,公司產品主要銷往歐洲地區,由于歐洲經濟回暖,所以“出貨量還行”,但與往年相比還是有所回落。他預計,今年公司的銷售情況將會差強人意。
華交會作為“新春**展”,有著中國外貿“風向標”之稱,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預示全年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進出口形勢。而年初的相關出口數據已經顯示,華交會主要參展商品輕工產品、紡織品以及服裝產品的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上海市商務委副巡視員桑琦對此分析說,當前中國輕工、服裝等產品出口面臨的主要困難是國內產能過剩伴隨著成本快速上升帶來企業國際競爭力與盈利能力下降、國外貿易保護主義、產業向外轉移,以及缺乏自主品牌和海外營銷渠道等。
“產品有吸引力就不愁銷路”,義烏凱博畫材有限公司參展代表如此認為。該公司的參展產品——“能活動的畫”的確博眼球,一幅看似普通的靜止畫,用手機鏡頭掃一下,就會在手機屏幕上變成立體畫,讓人身臨其境。作為中國*大的畫材生產商,凱博利用*新的科技,使其產品擁有了全新的生命力。
利用納米技術制作的箱包、能防溢出的不銹鋼鍋、可以產生涼爽感的睡衣……華交會上,這樣的創新產品數不勝數,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紛紛亮相,表明中國輕工產品和紡織服裝產品企業將以自強不息的積*姿態來應對當前的出口形勢。(中國新聞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