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回顧2017,中國紡織產業發展亮點頻現。?
2017年8月10日,央視《新聞聯播》在報道“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就談到了紡織業對航天、醫療方面的貢獻:“半剛性電池基板玻璃纖維網格”織物作為太陽帆板的關鍵材料,為我國自主研制的**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的太空之旅編織了提供能源動力的“玻璃翅膀”;采用編織與生物材料復合技術以及特殊紡絲直接成型技術開發而成的新型人造血管,未來將被大規模地推廣使用。?
央視以紡織行業為例說明傳統制造行業正在通過轉型升級迸發新活力,這是紡織行業發展新定位中“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的*好展示,是紡織行業努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佳例證,也是支持紡織人砥礪前行永不忘本的初心。?
中國紡織產業的日益強大離不開各領域的深耕細作與產業人士的辛勤付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紀朝在接受《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時就談到,回顧2017,中國紡織產業發生了許多可喜變化,而作為紡織行業的細分領域,針織行業規模繼續擴大、質效領跑,特別是針織印染領域**行業利潤率水平。
內銷市場潛力巨大,
針織企業設計、研發能力不斷增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對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做出的新的重大判斷。
楊紀朝表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紡織行業的主要表現是消費升級與需求變化。在國內消費升級的推動下,行業的消費需求由以“物美價廉”為代表的樸素生活消費需求,轉變為以“科技含量”、“時尚風格”和“綠色環保”為代表的科技、時尚、綠色的消費需求,品種豐富度、品質滿意度、品牌認可度是行業努力的方向,紡織產品及其服務消費市場空間巨大。
對于消費需求改變在行業中的表現,楊紀朝談到,2017年國內經濟總體改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消費升級帶動內銷發展,1~10月紡織行業利潤同比增長了9.26%,大大地好于預期,1~10月針織行業利潤增速也出現超預期的增長,同比增長8.58%。行業在經歷2015~2016年連續兩年的低速增長后,2017年1~10月行業發展增速出現明顯回升,針織行業5803家規上企業完成主營收入6437.13億元,同比增長6.64%,增速稍低于全行業的增速(6.98%),比上年同期提高2.19個百分點。
從內銷市場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居民消費的升級態勢在繼續加快,同時1~10月居民收入增長在加快,這都為消費增長提供了基礎支撐。楊紀朝指出,近五年,針織行業規上企業內銷占比逐年提高,已由2012的66.87%提高到2016年的74.40%,2017年1~10月進一步增長到74.60%。
從出口情況看,2017年1~10月我國針織行業實現出口728.31億美元,降幅收窄至-1.76%,其中針織面料出口152 0173 3840.03億美元,金額同比增長13.41%;針織服裝出口491.41億美元,金額同比下降6.28%,降幅較上年同期減少4.06個百分點。近五年,針織面料出口市場不斷擴張,在整體國際市場需求不振的情況下,是針織行業的突出亮點,針織面料的加工生產能力代表了我國針織產品生產的水平,針織面料市場競爭力的增強,代表國內針織企業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
2018將繼續深化供給側改革,?
加大創新與升級力度?
為助力中國針織行業發展,在2017年,中國針織工業協會開展了多項行業技術服務工作。對于未來針織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楊紀朝指出,結構上,行業調整深入推進,內需有望成為拉動行業發展的增長*;方向上,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持續推進,智能制造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方向;生產上,引入“互聯網+”,加大加快自動化生產流程及管理水平的建設步伐;產品上,加大新型針織品的開發力度,迎合消費者對高檔針織服飾產品的訴求,創造滿足中國中產階級對高端服飾需求的市場空間;動力上,創新不斷驅動行業向縱深發展,科技進步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動力;附加值上,堅定文化自信,用優質品牌**時尚,適應國內消費升級,建設中國針織自己的民族品牌;責任導向上,人才培育和可持續發展仍然是行業不可回避的話題。
楊紀朝表示,2018年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具體將圍繞以下幾點展開工作:
**是服務供給側。繼續推動PH Value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展會平臺建設,開展針織設計大賽,助推優秀針織企業和針織產品;繼續開展功能性針織產品評選,擴大影響力,形成評選活動品牌名片;繼續開展針織用紗“用戶信得過產品”測評,協調上下游有效拓展市場需求;繼續擴大針織優品工程,服務優秀針織產品提檔升級;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團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展團體標準制定工作,推動一批團體標準落地;繼續開辦針織設計師工藝培訓班。
人才培育上,加大對青年企業家團隊的建設力度,籌備成立中國針織青年企業家聯盟平臺,為青年企業家企業交流、思想交流服務;開展2018年度中國針織工業協會T恤衫設計大賽,助推T恤衫行業設計力量的培育;繼續開展橫機操作工職業技能競賽。
其次是創新與升級。組織“2018年全國針織科技大會”,力爭從全針織生產的角度,將行業的技術信息、科技提升工藝流程上的相關資訊向全行業推廣;評選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擴大獲獎產品宣傳,協助優秀項目及產品推廣;繼續開展質量標桿活動,樹立行業標桿;積*發揮專家技術委員會作用,協同解決行業共性技術問題研究和攻關。
同時,也將做好常態化工作。做好行業調研,繼續跟進我國針織行業在國內外的產業布局及動態,及時發布行業信息和研究報告,做好行業咨詢服務工作;做好組織機構建設,包括各項活動順利開展,使之更加專業化、有序化和常態化。此外,2018年要做好內部建設,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提高協會服務能力。針織行業還將積*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繼續加強各方面工作,為建成紡織強國而不懈努力。(紡織服裝周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