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以微弱優勢通過減稅方案,也就是所謂的特朗普稅改法案,其中將企業所得稅從35%降至20%。作為全球*大經濟體和*重要的消費市場和投資目的地,美國進行大規模稅改是否會在全球范圍內引發金融和產業資本大舉回流成為外界廣泛關注的話題。這又將給中國企業、產業尤其是制造業帶來多大影響?
事件回顧
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參議院以51票贊成、49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特朗普的稅改法案。這是美國30多年來對稅法的*大一次調整,該法案將企業所得稅從35%降至20%。美國將目前的全球征稅體制轉變為屬地征稅體制,對海外子公司股息所得稅予以豁免。針對跨國企業新增了20%的“執行稅”,以限制這些企業通過和美國以外分支機構的內部交易來避稅。這一新稅種可能沖擊國際產業鏈,阻止跨國企業將產業轉移出美國。
此外,對跨國企業目前為避稅而囤積在海外的2.6萬億美元利潤,只需一次性繳納14%便可合法匯回美國。
這對美國競爭力、勞動生產力提高多少,對美國工人工資影響多少,值得關注。中國企業實際稅負接近40%,美國稅改后,中國企業稅負會“顯得更高”。
此次美國稅改對中國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尤其是企業所得稅方面。
一、中國稅收VS美國稅收
中國與美國不同,中國的稅制是以間接稅為主,所以,下一步,減并增值稅多檔稅率的問題要提上日程了。而美國聯邦的稅收結構以直接稅和個人稅為主體,個人所得稅占到美國聯邦稅收收入的71%,具有很強的調節收入分配功能。
以2016年為例,中國國內13萬億總稅收收入中,除了1萬億個人所得稅之外,其余超過90%的稅收都是以企業為征稅對象收上來的,包括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等。2016年,中國的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占財政收入比重50.81%,而美國的企業所得稅占財政收入比只有5.27%。2016年,中國的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18.3%,遠遠高于聯邦非稅收入在美國聯邦財政收入的占比4.79%。
根據世界銀行的測算,中國企業的總稅率遠遠高于美國的總稅率。2016年中國為70%,美國為44%。從稅負水平來看,中國大幅高于美國。在中國,企業除了繳納各種稅,還要繳納各種行政收費。即除了25%的企業所得稅,還有高達百分之十幾的增值稅,更別提印花稅、車船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費等。在美國,企業只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總稅率指的是企業納稅總額與政府收費占企業利潤的比例。
另外,從更微觀的角度對比,中國制造業稅負明顯高于美國。
二、美國減稅對中國紡織業的影響
1.利
一是刺激美國經濟向好,就可以增加從中國的進口。從下表2016年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來看,紡織品及原料的比重還是有一定上升空間的。
二是人民幣預期貶值,將有利于中國出口。尤其對紡織服裝業來說,人民幣每貶值1%,紡織服裝業利潤率就上升2%~6%。2016年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貿易額2 906億美元,同比下降6.1%。其中,出口2 672.5億美元,同比下降5.9%;進口233.6億美元,同比下降8.8%。在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形勢日漸消退的形勢下,如果人民幣貶值,那對已有訂單的企業來說暫時可賺上一筆。
三是美國資金未必投入實體制造業領域,給中國企業留有發展空間。
更低稅率未必會導致企業加大投資,企業也可能將更多資金投入金融市場或用于分紅,未必有助于實體經濟增長。也就是說未必將資金投入制造業領域。這對中國現在高舉萬眾創新的偉大旗幟是有利的。
2.弊
這一稅改政策的目的是留住美國企業在本土扎根、吸引企業回流,尤其符合前段時間特朗普一直強調的重振美國制造業的基調。對我國紡織業產生的負面影響有:
一是有可能在全世界范圍內挑起稅務戰,加劇全球的競爭性減稅。除美國外的其他國家紛紛開始研究各自的稅收制度,如英國、德國等,以應對美國此次的減稅。
二是企業減稅省下來的錢有可能花不出去,這些錢有可能流向金融領域,吹大金融泡沫。政策的本意是希望企業將省下來的錢進行再投資,促進經濟發展,加大就業。但是在全球經濟疲軟的前景下,企業對進一步投資很可能望而生畏,可能進行分紅或者投入到泡沫較大的金融領域,而非實體領域。
三是在中國的美國資本可能撤離中國。
美國經濟增長加快,企業利潤率提高,資本會追求更高更確定的收益,自然會有更多資本流入美國。雖然中國的外匯是受管制的,但資本會通過各種渠道流出。美國大幅度降低企業所得稅率,對資本在世界范圍內的流動產生某種“虹吸”效應,不僅美國的跨國企業在海外的巨額利潤可能回到美國本土,而且其他國家的資本也完全可能因為美國本土的低稅,再加上美國本身良好的法治環境、營商環境、創新力強等等因素,更加傾向于在美國進行投資。比如,以前熱衷于中國市場的富士康已赴美投資辦廠,甚至我國的一些制造業如福耀玻璃等近年來也加大了在美國的投資。
去年,“玻璃大王”曹德旺已經在美國的俄亥俄州投資6億美元,建立了全球*大的汽車玻璃單體工廠。美國的稅低,電價便宜,氣價也便宜,另外還有很多優惠條件。對比中美兩國的經商成本,發現在美國比在中國制造玻璃,總利潤會差40%。
所以,隨著美國更低的稅負環境,更透明的政商關系,在中國的美國資本,將更有動力撤離中國。
3.機遇
一方面,企業投資并非必將流向低稅率國家,因為稅率僅僅是影響企業投資的因素之一,還包括市場規模、供應鏈、產業集群、營商環境、法治環境、宏觀政策等。
另一方面,中國有些企業也可以進入美國市場,也能享受稅改的好處。
中國已經有很多企業投資海外。比如,山東太陽紙業將投資超過10億至13億美元在美國阿肯色州建廠,中國天源紡織也將投資2 000萬美元在阿肯色州設立服裝制造廠。
美國減稅確實對中國的企業所得稅帶來壓力,現在國內要求降低企業所得稅的呼聲也比較高。
4.挑戰
此次美國稅改*值得擔心的,與其說是降低稅率,不如說是爭奪稅基,即通過執行稅將以往不納稅的國際交易納入美國納稅范圍,或利用稅收杠桿迫使企業將生產環節留在美國境內。
結合此前美國國防部AFFOA紡織振興計劃,重點發展高科技含量的高端紡織服裝產品如可穿戴、**功能性織物、智能服裝、跨學科跨領域應用等。全世界范圍內的高端制造業很有可能遷移至美國。對中國來說,在“萬眾創新”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大氛圍下,對中國制造業尤其是技術含量不高的傳統紡織服裝業來說,加大科技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從密集型、低勞動力的窘境中解放出來,無疑是沉重一擊。科技研發需要資本投入,而資本正在被吸引至利益更高的美國。所以,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是當務之急。
結 語
此次美國稅改對中國紡織業的發展有一定的打擊,同時也存在一些機會。在目前中國綜合稅負比美國更高的情況下,中國尤其是制造業不得不面臨美國在華資本撤回美國的狀況。中國紡織業在受到沖擊、面臨重壓之下,應盡快尋找替代市場,例如歐洲或東南亞;其次是調整生產節奏,盡可能降低原料和生產過程庫存;在貿易環節應當特別重視美國市場訂單,盡快發貨收款,避免風險暴露。但同時,這也給中國企業新的發展機會,更應重視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渠道創新等方方面面的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國棉花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