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11月22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就擬出版的《中國紡織工業發展歷程》(暫定名)一書在京召開了座談會。據悉,該部著作已被列入“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現已進入出版倒計時階段。座談會對該部著作的編纂情況、出版意義、當前和未來需要關注的問題展開了交流與探討。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會長孫瑞哲,原會長王天凱、杜鈺洲,副會長夏令敏,黨委副書記陳偉康,副會長端小平、楊兆華、孫淮濱,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陳樹津,國資委紡織離退休干部局黨委書記李戰紅,牽頭該部著作編纂工作的原中國紡織報社首任總編輯陳義方、原中國紡織報社總編輯薛慶時、原紡織部經濟研究中心負責人張國和、原紡織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處長任小犀,以及中紡聯各部門、各行業協會負責人參加了此次座談會。會議由孫瑞哲主持。
? ?60萬字,600張圖片,152 0173 3840至2015年的126年,4位牽頭編纂的老前輩以及杜鈺洲會長、陳樹津副會長共6位老同志……在座談會的開始,孫瑞哲用一組數字對該部著作進行了簡要介紹。據透露,該部著作已經基本完成前期工作,進入出版倒計時。
? ?作為該著作的首倡者之一,王天凱對著作誕生的背景、作用、意義進行了闡述。王天凱指出,該著作的出版,處于國家高度重視制造業、實體經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節點,處于紡織強國建設的關鍵時期。了解過去,更要面向未來,他強調了該著作的出版、傳播以及推動行業發展等方面應注重的問題。
? ?王天凱介紹說,在該書的編纂過程中,國資委紡織離退休干部局、中國紡織出版社、各專業協會都積*投入其中,對本書的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幫助。該書歷經五年時間,工作量巨大,內容寶貴,是紡織工業發展的財富,讓人感動的是,耄耋之年的老干部、資深專家懷著高度責任感,懷著對行業深厚的情結,懷著對紡織工業未來的高度關注和熱情,不計代價,全力以赴來完成這部著作,體現了老一代紡織人對行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 ?李戰紅介紹了各位參與編纂工作的老干部和編纂過程。她表示,該著作在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歷時五年的編纂工作得以順利進行。老干部、老同志是紡織工業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他們用大量文字對紡織工業的126年發展歷程進行了梳理,記載了紡織奮斗史、發展史和壯大史。這本書凝聚著紡織人的心血和汗水,也體現了紡織人的擔當與奉獻,也是老干部發揮正能量的典范。
? ?高勇指出,這本巨著對紡織工業有良好的現實意義,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講述過去一百多年的紡織工業發展歷程,對紡織工業新時代的工作具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他指出,紡織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中紡聯將全力支持著作的出版,組織員工和行業企業認真學習閱讀。
? ?座談會上,陳義方、張國和、薛慶時、任小犀分享了對該書編纂過程與感受,并對待解決的問題展開了交流和探討。陳樹津、孫淮濱就該書的出版發行、推廣傳播與應用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 ?杜鈺洲在總結發言中對該書的后續工作提出了建議,并強調了該書的重要作用和意義。他指出,歷時五年完成的這部巨著,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呈現了紡織工業改革發展的歷程,體現了行業情懷、政治責任和對未來的信心。
? ?在座談中,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情懷之心、責任之感、感激之情將化為下一步工作中的力量,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也將得到進一步完善。鑒往知來,中國紡織工業也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將強國事業進行到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