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11月5日,記者獲悉,江西省工商局針對“11·11”“12·12”以及圣誕節等網絡商品促銷較為集中的時間節點,連續兩年在全省部署開展了網絡集中促銷專項整治行動。其中,去年全省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共在線隨機監測網絡商品信息頁面2473個,發現存在問題的頁面共計488個,主要包括使用**化用語、不公平格式條款、商品宣傳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廣告使用數據、統計資料等引證內容未標明出處等問題,其中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和宣傳中使用**化用語占所有問題頁面數量的65%。
面對越來越火熱的購物氛圍,結合網店商品信息定向監測工作結果,江西省工商局提醒消費者:理性對待“雙十一”,依法正當維權益。
優先考慮商家的信譽度
消費者應優先選擇大型網絡交易平臺上的自營店鋪或品牌旗艦店,選擇信譽度及評價較高的平臺或網站進行購物,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購物風險。
選擇正規可查的商家購物
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可以通過點擊店鋪電子鏈接標識查看營業執照的登記注冊信息,或者通過江西省工商局網絡商品交易監管服務網(www.szlhsb.com/jx/wljyjgpt)查詢我省已備案的網絡經營主體數據。一般而言,經過登記和備案的商家可信程度相對較高,即便遭遇購物糾紛也比較容易找到投訴對象。
不要盲目輕信廣告宣傳
網絡經營者開展集中促銷時,商家往往會在商品宣傳中利用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來誤導消費者,消費者應看清該商品的詳細信息。對于網上價格與實體店價格過于懸殊的商品,或者宣稱優惠但未按規定明確優惠時限等條件的,不要盲從輕信,更不要被所謂的打折讓利所誘惑,而應謹慎購買。
售后格式條款要看清
消費者要特別關注平臺或網站格式合同中有無霸王條款,如“一經售出概不退換”“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等內容,或為消費者退貨額外增設條件,做好自我防范,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注意保存購物憑證
消費者購物時應索要發票等票據,注意保存購物憑證及相關信息,一旦發生消費爭議時可作為重要維權證據。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一是與經營者協商,二是向網絡交易平臺投訴,三是向消保委投訴,四是向工商部門投訴或舉報,必要時,甚至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維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