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黨的十八大以來,世情國情發生了深刻變化,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要素條件與市場環境發生明顯變化,我國紡織工業進入了增速放緩、動力轉換、結構調整的新常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被譽為中國紡織由大到強“體系標準”的《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年)》正式發布。《綱要》明確提出了建設紡織強國,要在科技進步、品牌建設、可持續發展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五年來,行業圍繞《綱要》提出的戰略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在科技提升、品牌建設、可持續發展、人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成果。
用行動和智慧展現紡織大國擔當
去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聯合國總部主持“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努力改造我們的世界——中國主張”座談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國際社會認為,中國踐行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的決心和承諾,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注入了強勁動力,展現了大國擔當。而無數次成為改革先鋒的紡織行業,在過去的五年中,同樣用行動和智慧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探索生態文明評價體系和運行模式
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形成“五位一體”的格局。生態文明在這五年來被放在了****的戰略高度,紡織行業被選定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三個試點行業之一。
2015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攜手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發起“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宣傳活動,**開啟了紡織行業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新征程。截至目前,活動已走過四站,推選出的示范企業各有特色,可以說為各種類型的企業樹立了標桿。如杭州萬事利集團在實施品牌戰略過程中,構建了絲綢面料整個生命周期“供應鏈生態要求—綠色生態印染—產品循環利用”的生態設計方案;魯泰集團從細節入手,打破了傳統全浸滿式的染色方法,在行業內**成功開發了具有國際**水平的“半缸染色”技術,并始終關注“碳足跡”,實現生產經營中的全程節能把控;湖北嘉麟杰從建廠開始就融入了生態設計理念,充分考慮了資源環境、信息化等因素,實現了生產工藝全過程智能化管理。
萬里行活動中還推出了“中國紡織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體系”,將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生態文化、生態制度五個模塊近60項指標,作為評價紡織企業生態文明創建的尺度和評分依據,并以此向開展生態文明示范活動的企業提高政策、技術與管理方面的指導。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紡織工作委員會主任孫淮濱指出,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評價的*終目的是將經濟效益、資源消耗、環境風險、教育培訓、社會責任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標納入到企業經濟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中。同時,通過積累經驗,使該體系逐步形成符合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標準和機制。
生態文明建設的開展還體現在各大紡織集群地,擁有全國1/3印染產能的浙江柯橋,歷來重視綠色印染,并于2016年初開展了聞名全行業的“亮劍”行動,下大決心、花大力氣促進印染產業實現了質的躍升。
綠色制造貫穿全產業鏈
五年來,紡織行業深入貫徹企業社會責任標準,推動建設綠色供應鏈體系,為發展行業綠色制造奠定基礎。
作為占據全球化纖比重達70%的我國化纖產業,告別規模擴張模式,將綠色制造作為主要方向之一,發布了“綠色纖維”LOGO標識,推選“綠色纖維”認證企業,旨在從原料開始就實現綠色生產。
印染方面,企業也積*研發廢水處理技術,為保護自然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成長于紡織產業基地紹興的浙江紅綠藍紡織印染有限公司,非常注重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先后投入3000萬元,進行了中水回用、余熱回收等,**引進天然氣定型機,為紹興印染行業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波司登集團一直將“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作為企業發展使命。為此,波司登致力于打造綠色供應鏈、價值鏈,將環境責任往供應鏈的上下游延伸,還啟動了“清衣柜”計劃,聯合各方資源探索服裝回收和再利用課題。
伴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建設也不斷創新,全面推進數據化、交互化和社會化。比如聯合有害化學品零排放計劃締約品牌(ZDHC)啟動了“紡織供應鏈化學品管理創新2020行動”,聯合各方力量共同推進供應鏈化學品管控行動,以減少紡織行業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啟動“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紡織行業投資的責任與挑戰”研究項目,幫助企業提升海外社會責任風險管控能力等。
消費與資源再利用體系形成
中國是紡織大國,每年在生產和消費環節產生2000萬噸左右廢舊紡織品,廢舊服裝是其主要組成部分。據測算,如廢舊紡織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年可提供化學纖維1200萬噸、天然纖維600萬噸,相當于節約原油2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萬噸,減少耕地占用2000萬畝。在如何回收好、利用好這一資源方面,紡織行業在這五年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14年6月,由民政部指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共同主辦,中國服裝協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等協辦的“舊衣零拋棄——中國品牌服裝企業舊衣回收活動”正式啟動,波司登、魯泰等品牌的35家門店和商場、機構參與到此次回收活動中。之后,活動先后走進南京、揚州等地,探索了舊衣有效回收的途徑,為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面臨的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十八大以來,也有眾多優秀企業為推動資源再利用不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來,一直潛心于滌綸化學循環再生系統技術的研發創新,研發出了具備****的再生循環利用技術,對滌綸材質的廢舊紡織品進行處理,“變廢為寶”,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
龍福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秉承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建成了一條從廢舊聚酯回收、瓶片清洗加工、紡絲到工藝美術紡織品織造一條龍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再生滌綸長絲產品廣泛應用到工業和民用等多個領域,帶動發展了一批以再生滌綸毛毯為主導,包括地毯、裝飾布、傳送帶、服裝面料在內的產業集群。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曾經指出:“我們選擇了善,環境就會善待我們;我們選擇了愛,消費者就會愛戴我們;我們選擇了責任,社會就會對我們負責任。”責任未來是行業的必然選擇,這其中就包括對綠水青山肩負重要責任,對紡織工業所有的利益相關者肩負重要責任。面向未來,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必須要走綠色制造、責任發展的路線,才能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