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與過去幾年間中國制造業訂單外流的消息甚囂塵上不同的是,現在一些國外品牌商又發現了中國制造業的“好”。
據日媒報道,日本優衣庫的兄弟品牌GU將把服裝的追加訂單放在中國生產。盡管目前GU把大部分生產業務放在薪資較低的新興市場國家,但今后將在更靠近消費地日本的中國進行追加生產,構建30天即可投放市場的體制。雖然日本服裝企業一直在推進生產中的“去中國化”,但在其他國家生產導致的交貨期延長、庫存過多等副作用正日益明顯。
市場吸引訂單回流
據日本紡織品進口商協會統計,按金額計算,2016年日本進口服裝中國制造的比率降至65%,在5年里下降了1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東南亞則增長了10多個百分點,達到23%。
有測算表明,中國的人工費是越南的2倍、孟加拉國的4倍。但對于GU而言,在中國從下單到商品上架的時間比在東南亞生產要快1-2周,避免旺季商品斷貨、增加銷售顯然更加重要,這樣還能減少因庫存過多不得不降價促銷的狀況。
現在,GU把應季之前的初期生產仍放在孟加拉國等地,當季的追加訂單則放在了中國生產。不過這一策略卻是經歷慘痛后得來的經驗。GU很早就將生產轉移到東南亞國家,以提供比優衣庫更便宜的商品。在截至2016財年(2016年8月)的4年里,GU的銷售額快速增長了3倍多。然而,2017財年,因忙于應對誤判需求導致庫存積壓,GU的收益性出現惡化。
大型休閑服裝企業StripeInternational也將此前降至70%左右的中國生產比例恢復至超過80%,希望構建與東南亞相比、*短能以約1/3時間將商品配送至店鋪的體制。未來,由于生產體制改變,重新重視中國制造業的日本企業或將增加。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劉云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說,服裝生產作為輕工業有幾個重要的指標需要綜合考慮。其一,勞動成本,這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重要指標之一;其二,貿易關稅,這就涉及到各種雙邊和多邊的自貿協定(FTA)和自貿區的商定,以及原產地規則;其三,運輸成本。生產地與銷售市場間的距離越近就越利于節省成本。品牌商需要平衡這三個方面。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白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制造業正表現出產業鏈上的角色變化,即從低端向中高端的、定制化的模式轉型,而后者的技術含量和設計含量更高,在滿足客戶需求上反應更快。“此前不少制造業訂單從中國外流到東南亞國家,比如孟加拉國、柬埔寨這樣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國家。不過,在外流熱潮之后回歸冷靜,很多企業發現當地制造業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在完成交貨期較緊的訂單或者勞動復雜程度較高的訂單方面就有明顯不足。”白明認為,“有走也有來”,雖然有一些低端制造訂單從中國流出,但中國制造業的附加值卻在不斷提高。
中國制造業有優勢
“GU的例子主要體現的是中國市場的吸引力,由此所形成的訂單回流只是一部分,從總體趨勢來看,和歐美簽署自貿協定或者享受*惠國待遇的國家仍然有很大的關稅優勢。”劉云認為,雖然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已經擱淺,但如果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等自貿協定沒有太多改變的話,鑒于美歐這樣的大市場,很多企業還是會將訂單放在東南亞國家。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優勢漸失。白明指出,雖然前有歐美日等制造業大國,后有越南、柬埔寨等勞動密集型國家,中國制造業還處于轉型的過程中,但中國制造業也有很多獨特的優勢,比如成熟的電商產業優勢、完整的產業鏈優勢、產業集聚優勢、規模優勢和政策優勢等。
劉云認為,去掉了基于成本優勢的外衣,中國制造業正顯示出更關鍵的內核,比如完善的物流和配套體系,這是很多國家無法比擬的。再比如,中國廣闊的市場前景、整個社會的創新活力等,都賦予中國制造業更強的生命力。“對中國而言,已經不再是‘世界工廠’的概念了,而是市場引導的制造業布局的改變,這是本身結構發生的變化。”劉云說,中國和美國同為大型經濟體,發展的*終目的都是形成吸納包容其他國家產品的一種體現全球市場的格局,未來會有更多企業圍繞這點進行產業布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