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輪棉“謝幕”,新棉增產,棉價何去何從?
受2016年全國主要棉區的植棉比較收益提高影響,2017年棉花種植面積出現反彈。據了解,新疆手摘棉和機采棉開始大規模采收,增產在望,下半年市場供應較充足。籽棉收購逐步上量,截止9月21日籽棉收購4.2萬噸,收購價格由前期的7.4元/公斤-7.5元/公斤下滑至7.2元/公斤左右,棉籽價格有所上調至1.8元/公斤-2元/公斤,皮棉加工成本在152 0173 3840元/噸左右。內地采摘進度較快,接近30%,籽棉收購價在3.3元/公斤-3.5元/斤。
在國儲棉輪出紅利即將結束以及新棉收購將大規模開秤上市的時間窗口,市場人士認為,國家政策是否會輪入、籽棉收購價格走勢以及內外價差變化導致的進口紗對國內需求的影響將成為左右棉價走勢的三個關鍵因素。
新棉增產,質量較優
受2016年全國主要棉區的植棉比較收益提高影響,2017年棉花種植面積出現反彈,隨著新疆手摘棉和機采棉的大規模采收,新疆籽棉收購量逐步擴大。據魯證期貨棉花研究員侯廣銘介紹,目前來看,今年新疆籽棉收購價格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截止9月21日籽棉收購4.2萬噸,收購價格由前期的7.4元/公斤-7.5元/公斤下滑至7.2元/公斤左右,棉籽價格有所上調至1.8元/公斤-2元/公斤,皮棉加工成本在152 0173 3840元/噸左右。內地采摘進度較快,接近30%,籽棉收購價在3.3元/公斤-3.5元/斤。
“目前,國內籽棉的大批量收購加工尚未展開,籽棉價格相比去年較高,棉農對新棉價格均有較高的期待,但軋花廠相對比較謹慎,搶購炒作預期令市場擔憂新棉價格會出現高開低走的不利局面。”長江期貨研究員黃尚海說。
據介紹,2017/2018年度,國內種植面積增加,棉花小幅增產,新疆地區預計產量達450萬噸,內地達90萬噸,總量預計在540萬噸左右,同比去年增加70萬噸。同時棉花質量獲益于天氣因素,或優于上年。
國儲棉輪出紅利本周“謝幕”
本周,國儲棉拋儲僅剩一周,棉花拋儲的紅利即將結束,截至9月22日,2017年儲備棉累計出庫成交307萬噸,成交率為72.73%,居高不下。市場人士預計累計*終儲備棉累計出庫成交量或可達到320萬噸左右。
侯廣銘表示,高效拋儲對市場帶來一些“隱患”,一方面,由于競拍過量,紡企和貿易商庫存偏高,目前正處于降庫存過程,使得新舊棉無縫對接,影響新棉上市之初的采購;另一方面,隨著拋儲結束,企業用棉將轉向價格較高的新棉,國產紗競爭力下降,而內外價差處于高位,進口紗對國內沖擊將增強,拖累國內棉花需求。
國內棉市長期看仍產不足需
當前年度和新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形勢寬松,但從國內供給看,盡管新年度棉花產量增長,但產需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缺口,需要通過進口棉和儲備棉彌補市場需求。侯廣銘認為,長期來看,國內棉市供需形勢平衡略緊,產不足需,棉市仍處于牛市。
長江期貨棉花研究員黃尚海認為 ,國儲棉一直是中國紡織企業能夠買到的*便宜的棉花,在新棉收購預期高成本的情況下,國儲棉市場將維持高熱度,價格維持堅挺。但儲備棉市場目前是受新棉預期的支撐,并不是主動因素,其影響是次要且有限的,未來影響棉價的核心因素主要看兩個方面:
**,近期籽棉收購價格,對近期影響占主要地位,但上漲和下跌的不確定性較大;第二,全球市場和國內市場棉花供過于求的狀況,是**的,對市場形成較大壓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