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排污權是政府給予企業對環境容量資源或者是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的使用權,以排污許可證的形式予以確認,而基于排污許可證制度,與排污權的有償使用與交易相關的政策仍待銜接。
9月17日,環保部規財司副司長汪鍵在“綠色發展與科技創新”論壇上,介紹了固定污染源排放許可制度下一階段的工作方向,他提到,需加快推動總量控制和排污權交易等制度的協同改革,建立基于排污許可的固定污染源行業排放總量減排計劃。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副主任董戰峰介紹,中國的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于2008年開始試點,目前排污權交易主要體現在一級市場,企業從政府獲取環境容量指標,而在二級市場,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自發交易并不多。
董戰峰表示,與美國的排污權交易的定位不同,中國的排污權的有償使用與交易為一種輔助性的污染物減排手段,中國的排污許可證的法律地位是一種身份證,且需要和環境質量目標相掛鉤,目前與總量控制政策關聯不明顯。在環境容量小的地區,對排污許可證所規定的企業達標排放量有更嚴格的要求,有償使用標準高、交易空間可能比較小。
此外,還可以通過排污權抵押、環境稅收、財政補貼、基于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的綠色金融體系等經濟手段,來協同排污許可制發揮效力。
而就過往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的試點經驗而言,董戰峰認為,順利開展這一項工作,需要對點源實施更加精細化的管理。
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副主任鄒世英在會議中提到,排污單位的排放口是環境管理的*基本單元。要將環境影響評價、總量控制、污染源監測、污染治理可行技術、排污收費(環境稅)等對企業的環境管理逐步統一落實到具體排放口,從而實現精細化管理。
上海市環保局總量處處長魏峻介紹了上海市對企業污染排放口的“卡片式”管理試點,將對固定污染源的環境管理統一通過排污口信息化實現,實現監督、檢測和監察“三監聯動”。
2016年,上海市28家試點企業開展了“三監聯動”管理的試運行。企業的污染源編碼和排污口編號、標識得到統一,且通過全市統一的一套系統,每一排污口有其**的二維碼,執法人員通過掃描排放口二維碼,可快速查詢該排放口企業基本信息及監察執法歷史記錄,包括污染源信息,如經緯度、編號、投產日期、技術負責人、聯系電話、執行的排放標準,還包括許可信息、監察信息、監測數據等,甚至還可以在線查看排污單位的排污許可證正副本、環評批文、竣工驗收文件。
魏峻介紹,下一步將在上海擴大試點范圍,且開發排污口二維碼信息查詢與信息公開系統,分別神隊環境監管部門、企業用戶、公眾,提供多功能版本的移動APP及微信小程序。
江蘇省環保廳副廳長陳志鵬介紹,江蘇省多地也開展了排污許可改革試點。其中,無錫開發了排污許可證綜合管理系統探索信息化管理,將許可證管理、總量減排、建設項目總量平衡方案審核、排污權有償交易及儲備等工作進行整合,在全市范圍內統一使用許可證相關數據信息。此外,江陰試行“刷卡”排污,實時監控企業排污量,這一舉措還能夠倒逼企業時刻關注排污情況,企業排污量明顯下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