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標志著2017/2018棉花年度正式開啟。此時,新棉未大量上市,國內棉花供應可謂是處于青黃不接的階段。在新舊棉花年度交替之際,扛起了棉花供應大旗的儲備棉,自輪出工作開展以來一直是紡織行業的熱議話題,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紡企的心。
進入9月,部分棉區已陸續開展新棉采摘。 8月9日,關于儲備棉輪出延長的消息終于落地。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聯合發布的公告指出,為保證接新前棉花供應穩定,合理引導市場預期,促進新舊年度棉花市場平穩有序過渡,經有關部門研究決定,2016/2017年度儲備棉輪出銷售截止時間為9月29日。 9月3日,《關于2016/2017年度儲備棉輪出有關事項的公告》進一步指出,9月4日~29日輪出期間,只允許棉紡織企業參與競買儲備棉,并僅限于本企業自用。 9月4日,關于中儲棉直屬庫提貨的公告要求,自9月5日起,凡是競拍存放于中儲棉直屬庫儲備棉的企業,必須在出庫單開具后10個工作日內提貨。另外,當天發布的關于部分儲備棉采取按批抽樣方式實施公正檢驗的通知指出,對于部分無法實施逐包檢驗的承儲庫點,按照特定方式實施公證檢驗。 從8月初的儲備棉輪出延期到臨時調整9月儲備棉交易主體,儲備調控政策發揮了*大效用,多舉并措促進紡企新舊年度無縫銜接,為保障新棉上市前紡織企業的棉花供應。 在新棉大量上市前,儲備棉輪出延長期限,緩解了市場的供需矛盾,防止棉價炒作,猶如給紡企吃下“定心丸”,那么,紡企又是如何看待儲備棉輪出延期,儲備棉是否滿足了紡企的用棉要求呢?對此,《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了多家業內企業。 持續火熱儲備棉成交率看漲 早在7月份,棉花市場就有儲備棉輪出延期的傳言,紡企也因此觀望市場,放緩競拍速度。如今,棉紡織企業所期盼的儲備棉輪出時間延長得以實現,在新棉上市前,禁止貿易商競買儲備棉的政策無疑又給眾多紡企打了一針“強心劑”。有業內專業人士分析:“這是政府為了維護市場穩定,保證新舊年度供應采取的措施。下游紡織企業*早要到10月份才能使用到新年度的新疆棉,現在紡織企業庫存一般都維持到9月底,輪出時間延期一個月,對于穩定企業正常開工生產具有很大意義。”此外,停止非棉紡織企業參與競買,符合儲備棉輪出政策確保紡織供應的原則,有利于確保紡企平穩度過新舊年度。 9月4日,儲備棉實際成交2152 0173 3840噸,成交率為77.45%,成交平均價格為14229元/噸。9月5日儲備棉實際成交26202噸,成交率為87.06%,成交平均價格為13790元/噸。9月6日儲備棉實際成交27196噸,成交率為90.54%,成交平均價格為14234元/噸。9月7日儲備棉實際成交27487噸,成交率為91.60%,成交平均價格為13968元/噸。近期,儲備棉成交率不斷提升。 對于儲備棉成交率不斷攀升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下游企業的棉花需求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即將到來,紡企提前備貨,競拍國儲棉的意愿較強;另一方面是8月初國儲棉的競拍定價大幅下調,所以國儲棉的總體成交率持續走高。近期,國儲棉基準價一路降至*低點14423元/噸,而2016年產棉花價格長期穩定在15900元/噸附近,國儲棉性價比明顯提高,較高的性價比帶動了下游紡織企業采購熱情。 在新棉上市前,儲備棉輪出的延期,讓不少中小紡織企業都松了口氣。據了解,目前不少紡企的棉花使用來源于競拍儲備棉。安徽省望江縣某紡企負責人說:“原本打算多籌措一些資金,在8月底前大力競拍儲備棉,現在儲備棉輪出延期到9月底,這不僅解決了新棉上市前期間紡企用棉難用棉貴的問題,也解決了紡織淡季資金周轉緊張問題,讓紡織企業能平穩度過紡織淡季。”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也表示:“儲備棉延出的政策是適合時宜的,對于穩定市場意義重大,有利于新舊棉花接軌,保障了企業采購棉花,對于紡企來說是好事。”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儲備棉競拍時間長,企業則無庫存壓力,減少了資金占用量。 對于禁止貿易商競拍的政策,紡企也都紛紛拍手叫好。9月正值新棉上市前的資源空檔期,部分貿易商加大競拍囤貨,對儲備棉成交價及商品棉期、現貨市場價格形成明顯支撐。據統計,8月份儲備棉成交53.55萬噸,其中貿易商成交量為33.25萬噸,占62.1%,近期儲備棉成交率更是達到****。貿易商囤貨不出庫,不僅影響部分承儲庫公檢工作正常開展,而且加劇了國內外棉花價差進一步擴大,對國內紡織企業競爭力已形成不利影響。禁止非棉紡織企業參與競買,將利好實體企業,為新花上市的價格平穩過渡做鋪墊。 總體來看,紡織企業根據需要,按部就班參與國儲棉競拍。不過,目前各家紡企競拍節奏不一,規模大的、用量多的紡企競拍頻率不減,而用量較少的企業按需競拍,節奏放緩。 質量欠佳儲備棉難達部分紡企要求 從8月7日開始,儲備棉周均成交率保持在80%以上,其中地產棉是一大亮點。地產棉的成交量大幅上升,是儲備棉的高成交率主要原因。業內人士認為,市場客戶積*競拍地產棉的原因,一是輪出底價低,地產棉有性價比優勢;二是今年內地棉花產量仍然較低,低等級皮棉產量相對不足;三是預期新棉上市價格高于儲備棉價格;四是目前競拍的低等級棉花在CF1801主力合約上套保有利可圖。 盡管國儲地產棉價格優勢明顯,深受青睞,使其成交率大幅上升,但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大多數紡企仍把棉花質量放在首位,如果質量指標達不到,級別太差,就不在考慮的范圍之內。此前,儲備棉輪出延期的政策雖惠及了眾多紡企,但質量欠佳卻也成為不少紡企使用后反映的問題,對于主營高端產品的企業來說,儲備棉并非是其*優的選擇。 “儲備棉的存放時間比較長,導致質量下降,雜質較多,達不到企業的用棉要求,我們生產高檔的紡織品需要質量更好的棉花。從提高紡織品質量的角度來看,我們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進口棉可以使用,但是進口棉花受配額的制約,量比較少。”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談到儲備棉質量時直言說道。無錫四棉紡織有限公司以使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為主,據該公司副總經理劉迪生介紹,公司主營高端產品,對棉花成熟度、細度等指標要求高,而儲備棉質量欠佳,達不到指標,所以較少使用儲備棉。山東如意棉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儲備棉含雜較多,企業目前以使用質量更好的新疆棉為主,如“雙29”、“雙28”的棉花。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雖總體用棉量不大,但產品對棉花質量指標要求高,盡管當下質量較好的棉花市場競爭力大,競拍價格相對高,公司也只競拍符合本公司指標的棉花。 可以看出,儲備棉這顆紡企的“定心丸”并非“萬能藥”,紡織企業對高品質棉花依舊有需求,在競拍過程中高品質棉花受到青睞,競拍比較激烈,同時個別企業還存在難以找到滿足其需求的棉花的現象。 看好新棉紡企平穩進入新年度 在新舊棉花年度交替之際,新年度的棉花產情、市場走勢成為紡企們關心的重點。 據了解,今年新疆地區棉花增產明顯,北疆地區棉花種植面積大幅增長,單產大幅提升。多地反映籽棉單產達到400公斤/畝,且質量好于往年,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反映,今年的“雙29”皮棉占90%以上。此外,專家預計2017/2018年度我國棉花產量將達到516萬噸,相比2016/2017年度的469萬噸增加47萬噸。 關于新棉的市場走勢,棉紡企業頗有信心,認為從當前形勢來看,國際國內的棉花增產是趨勢,價格走勢較平穩,不會有太大的波動。而且棉花資源并不緊缺,即便新棉上市未必與紡企同步對接,但紡企庫存能夠實現平穩過渡。 據悉,2016棉花年度以來,中儲棉總公司先后下達近430萬噸配合公檢計劃,覆蓋所有承儲庫點,目前已公檢326萬噸。截至9月1日累計成交268萬噸,平均成交率為70.62%。可見9月待掛牌資源總體充足。另據了解,截至9月1日,約有40萬噸已成交棉花未出庫,這些棉花大多數將在新棉上市前集中出庫進入流通,也將有效補充市場供應,確保紡企可以平穩進入新年度。目前,新疆及內地已有企業零星收購新棉,新疆各監管庫也基本準備就緒,9月下旬開始新棉將陸續集中上市。 在新棉上市后,紡企們選擇競拍儲備棉還是采購新棉作為庫存,仍取決于各自的性價比,有紡企負責人表示,新棉在顏色級、強度上占有優勢,但如果新棉價格高于儲備棉成交價,企業仍將選擇競拍儲備棉作為庫存。(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