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下跌導致成本支撐走弱,而PTA、MEG本身也面臨春節累庫壓力,各地推遲企業復工使得紡織需求撲朔迷離,聚酯產業鏈情況整體偏空。
油價下跌,成本支撐走弱
受國內疫情的影響,市場擔憂原油需求增長減緩,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美國原油庫存增加幅度大于預期,為去年11月份以來*大增幅,也促使國際油價加速下跌。石腦油、MX和PX價格緊隨原油下行,PX價格走弱,直接拉低了PTA的生產成本,以28美元/噸的下跌空間來計算,預計PTA原材料成本將下降152 0173 3840元/噸。
裝置開工偏高,庫存壓力較大
在產能方面,去年11月份新鳳鳴220萬噸新裝置投產,12月份中泰昆玉120萬噸裝置投產,今年1月份恒力石化4#共計250萬噸的產能完成投放,三個月內PTA新增產能590萬噸,國內PTA總產能達到5800萬噸,有效產能超過5200萬噸。而在裝置開工方面,春節之前國內PTA廠商開工逐漸回升至89.5%,春節期間逸盛大連225萬噸裝置重啟,逸盛寧波1#和華彬石化140萬噸裝置停車,目前損失的產能總共400萬噸,PTA有效開工升至90%以上,達到近四年來同期高位。
在產能大擴張背景下,裝置的高開工將帶來PTA庫存的快速累積。春節前,PTA社會流通庫存達到141.7萬噸,較去年11月初增長19.5%。之后隨著PTA產能擴張,聚酯檢修增加,PTA企業維持高開工,PTA庫存將有明顯增長,并且目前下游需求尚無法恢復,累庫周期將延續。PTA過高的庫存將是春節后PTA價格走勢的主要壓力。
聚酯檢修較多,紡織受疫情影響較大
季節性淡季疊加產業鏈矛盾,聚酯開工并不樂觀。春節期間是聚酯企業檢修的旺季,裝置開工會出現一定下滑,同時由于產業鏈利潤分配問題,聚酯滌綸端生產虧損較大,去年年末便有聚酯企業停產抵制較高的材料價格,還出現了行業聯合減產30%的情況。根據卓創的統計,截至2月2日,國內檢修的聚酯滌綸產能共計1205萬噸,較春節前增加約300萬噸,計劃檢修產能約250萬噸。即便有如此規模大的檢修,但是終端紡織開工難以上升,也會使聚酯滌綸企業累庫持續。
在下游行業中,受本輪疫情影響較大的將是紡織行業,一方面疫情將沖擊紡織服裝消費,另一方面各地區推遲企業復工,紡織企業開工時間較計劃普遍推遲5—10天。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居民多宅在家中,消費需求下降,同時個別地區出臺政策,除了生活必需的超市、農貿市場、藥店等營業外,其余均被強制關閉。在企業復工方面,各地區開工時間不早于2月9日24時,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將開工時間推遲得更久,江浙地區目前的復工時間為不早于2月9日24時,推遲有一周多,同時參考往年江浙織機開工回升的時間周期,開工回升至八成估計要到3月中下旬。
紡織服裝品出口也面臨疫情考驗。疫情一方面影響短期國內紡織服裝生產,另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紡織品出口的影響也需要關注。
從成本角度來看,油價的大跌將拖累PTA、MEG走弱,但PX價格更弱,PTA下跌空間更大。從供給角度來看,國內PTA和MEG企業開工目前均處于高位,都存在累庫風險,但PTA庫存壓力更大,一方面產能擴張590萬噸,另一方面是開工處于往年同期高位,而MEG存在港口庫存累積情況的不確定性。在需求方面,紡織終端受到的沖擊*為明顯,一方面終端紡織服裝消費停滯,另一方面節后開工推遲,勞動密集型的紡織行業開工恢復情況也值得關注。總體來看,聚酯產業鏈受此次疫情影響較為明顯,且明顯偏空,建議逢高做空。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