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8 來源:互聯網
“誰了解生存往往比命運還殘酷,只是沒有人愿意認輸。”這句歌詞描寫那些承受不住當前下行壓力的企業心態,是很合適的。在這輪行情低谷中,能生存下來的企業實屬不易。
2014年開春以來,浙江地區的不少小企業陸續關門。在走訪企業時,一些企業表示很無奈,打算出售設備。一家專門負責出售二手設備的網站告訴記者,他們今年的業務量明顯增長了不少。而有的企業則咬緊牙,艱難生存,“寧可自己當老板,也不給別人打工。”而那些龍頭企業,則更加注重現金流,保住競爭實力。
整體而言,幾家歡喜幾家悲。并購重組就在這類企業的對峙中產生。而在低谷中尋找機會,也是企業做強的智慧。化纖企業可以通過自身建設PTA向上延伸產業鏈,也可以借此機會收購織造面料企業向下延伸;大企業可以收購小企業,豐富企業品種,小企業也可以通過多家企業的聯合,提升整體的競爭實力。
向下游走的捷徑
經濟學家施蒂格勒說過,綜觀世界上**的大企業、大集團,幾乎沒有哪一家不是在某種程度上以某種方式,通過兼并收購等資本運營手段而發展起來的。也幾乎沒有哪一家是完全通過內部積累發展起來的。
優勝劣汰讓企業間的并購重組有了更多機會,大企業吞并小企業,強企業融合弱企業有了更好時機。今年年初,國務院再發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優化企業并購重組環境。地方政府對于企業并購重組有了更多支持政策。
同時,兼并重組所形成的單個企業規模的擴大也會促進產業集中度的提高。提高行業集中度和地區集群化產業可以使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提升競爭力。我國化纖**梯隊的盛虹、榮盛等企業從下游往上游走,逐漸拓展其產業鏈,在行業站穩腳跟后抓住機遇擴大規模。目前也是他們做強的機會。浙江一家大型化纖企業收購了一家織造公司,向下游進軍,這同樣是拉長產業鏈的作法,為企業今后組建紡織服裝集團奠定了基礎。
重新看待整合
在今年9月舉辦的中國國際化纖會議上,蕭山當地官員表示,堅決支持當地化纖企業的兼并重組,并愿意為之提供幫助。記者也了解到,某些企業存在資金鏈斷裂問題,地方政府召開政銀企合作會議上也多次強調,兼并重組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并為一些企業之間的兼并與重組牽線搭橋。
兼并重組本身就是市場經濟固有的一種優勝劣汰的自發機制。然而,地方政府對于一些企業的出手相助也打破了大企業對小企業兼并重組的可能,主要的原因是每逢行情低谷,政府的救市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優勝劣汰的進程,導致兼并重組受到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歷史上行業多次危機,政府多次救市也是行業產能急劇擴張的重要原因。在維護地區穩定的思維下,化纖行業存量整合的問題每個調整期得不到解決,一些大企業只能自己建設新產能。
不過,一些大企業對于兼并小企業也不是那么熱心。在中國化纖協會組織的一次沙盤推演活動中,一小組三家大中型化纖企業實戰演練模擬企業的經營管理與市場競爭。三家企業在低谷擴張時,面對選擇是重新建產能還是收購小企業的問題時,不約而同選擇了重新建產能。他們的理由是,這樣效率更高,更為方便。當問及為什么不想兼并小企業時,他們給出這樣幾點理由:一是小企業的設備可能將要面臨淘汰的局面,對未來的發展不利;二是企業的融合成本高,主要在對小企業員工的處置上和企業文化的認同和培訓上;三是在企業產品結構的整合上,可能要付出同新建產能一樣的資金與精力。同時,這些企業管理者都認為,化纖是高回報產業,低谷投入資金,利用*新技術建產能,在行情好的時候很快就會贏利,而且競爭力得到提升,相反,如果兼并小企業就是背上了包袱,不能掌握企業在行情回暖時的發展情況,有可能會錯失發展良機。
大企業對于兼并小企業不上心的原因是大企業的思維還停留在過去賣方市場的時代,認為市場發展的空間會很大,當行情回暖時,大小企業都會重新獲得生機。然而,現實是總量膨脹帶來的產能問題并未得到解決,為下次危機積累了更多的壓力,規模效應已經遞減,在市場飽和后,利潤率降低,已經不能在較短時間內幫助企業收回成本。
另外,誠信問題也是企業兼并重組必須要考慮的重要方面。一些小企業在出手時隱瞞經營問題也會讓接手的大企業頭疼。這也導致了大企業在兼并小企業時慎之又慎。
并購重組是資源的重新整合。企業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形勢,過去只講規模的發展思路在并購問題上已成了思維限制?
小企業也可搞聯合
然而,小企業會甘心被并購嗎?浙江一家切片紡企業的老板總是在等行情,四處打聽大企業的動態。他表示,在當前的行情下,該做的都做了,不知道出路在哪兒。被問及是否愿意被收購時,他表示愿意再等等。
切片紡企業在技術發展的進程中已經沒有優勢,尤其是熔融直紡技術實現在線添加功能后,這些企業面臨遭遇淘汰的命運。不過,小企業盤子小,擁有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差異化產品是這類企業競爭的法寶。今年江浙一家生產中空纖維的小企業贏利水平不錯,利潤率甚至受到大企業的艷羨。
除此這外,北京中麗紡機公司的一位企業代表認為,一個區域內的眾多小企業可以建設一支聯盟隊伍,以聯盟形式重組分散在各家的資源。在發揮小企業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同時,整個聯盟以此會增加規模優勢,這樣可以提升單個企業在原料采購的議價能力和風險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