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8 來源:互聯網
2013年對于國內紡織原料市場來說無疑是痛苦的一年。這一年,
從全年行情走勢的深層肌理來看,由供需失衡導致的諸多弊端正在發酵。
**,供需失衡導致價格低位波動,生產利潤空間被壓縮。去年以來,滌綸、錦綸、腈綸、粘膠等主要紡織原料行情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市場均價普遍低于上年同期。并且,上游生產原料成本抬升,以及化纖工廠不斷降價促銷,導致行業整體贏利狀況不斷惡化。年內,大多數產品加工利潤維持在微利水平,部分品種更是長時間虧損。以拳頭產品滌綸為例,去年1~4季度,滌綸長絲POY152 0173 3840D/48F平均毛利潤在147元/噸,較1~3季度縮減39.51%;滌綸短纖1.4D*38mm平均毛利潤在-163元/噸,較1~3季度縮減4.49%。
其次,供需失衡導致生產企業持續去庫存化以及開工率低迷。隨著外銷訂單規模的縮減以及內銷淡旺季界限的逐漸模糊,下游織造企業生產積*性較往年下滑,對紡織原料的采購積*性也明顯不及預期。為了應對供大于求的市場,化纖生產企業開始主動減產,期待帶動價格止跌企穩、反彈回升。春節期間,恒逸石化、新民科技、百宏集團等20余家聚酯企業有檢修計劃,減產、停產產能合計達700萬噸以上,為近20年來停產*多的一年。
*后,由于終端紡織服裝庫存積壓嚴重,使得加彈、織造企業的資金回收風險加大。目前盛澤地區噴水企業應收賬款回收率在50%~70%,太倉地區加彈工廠應收賬款回收率只有50%~60%,蕭紹地區圓機企業應收賬款回收率多數在50%~70%,海寧地區經編企業應收賬款回收率60%~70%,慈溪地區加彈、圓機企業應收賬款回收率更是在50%偏下水平。此外,欠款問題甚至延伸至紡絲環節,一些紡絲工廠為保證出貨也改變傳統不得不接欠款單。
2014年紡織原料的下游需求情況并不一定會比2013年要好。2014是中國經濟的轉型之年,經濟轉型替代數字增長成為市場新的關注點,預計內銷市場新增容量有限。與此同時,全球金融危機還沒結束,外部需求依然相對脆弱。因此,需求不足將繼續壓制紡織原料市場,再加上供應量繼續擴大,主要品種價格指數重心有可能進一步降低。根據在建、擬建項目預報情況來看,2014年國內滌綸長絲產能預計增加300萬~350萬噸,滌綸短纖產能預計增加80萬噸,錦綸產能預計增加40萬~50萬噸,粘膠產能預計增加35萬噸。
價格
根據監測的10個主要品種數據顯示,2013年四季度國內紡織原料市場與上一個季度價格相比,價格上漲產品3個,占比30%;價格持平產品1個,占比10%;價格下跌產品6個,占比60%。與上年同期相比,滌綸長絲、滌綸短纖、錦綸長絲等多數品種價格重心呈現下滑趨勢,僅棉花以及丙綸短纖以微弱優勢小幅收漲。
【價格漲幅**】滌綸長絲(環比上漲1.94%)
原因探尋:2013年四季度,滌綸長絲市場價格止跌反彈,主要是因為秋冬季對粗旦絲的需求量上升,并且實際供應量存在減少的情況。自11月開始,由于聚酯生產虧損幅度較大,紹興億豐、雙兔新材料、恒逸石化等主流生產企業先后出現減產動作,致使適銷規格貨源供應一度偏緊。
后市預測:隨著終端紡織企業訂單的不斷萎縮,下游加彈、織造企業開工率逐步走低,市場剛性需求面臨嚴重的下滑壓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聚合紡長絲裝置檢修計劃相對集中,將對后期行情的下跌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價格跌幅**】腈綸絲束(環比下跌7.76%)
原因探尋:2013年11~12月,上游原料丙烯腈大幅下挫800元/噸,跌至13300~13500元/噸,在腈綸生產平臺大幅下移的同時,也打壓了下游紗廠的采購積*性;加之紡織內銷逐步接近尾聲,需求面利好支撐減少,腈綸生產廠商庫存消化滯緩。在雙重利空因素的影響下,腈綸生產商被迫下調產品報價,實際成交價格重心也發生下滑。
后市預測:一方面,經過前期的大幅下跌之后,原料丙烯腈價格止跌反彈,對腈綸市場產生支撐和推動作用。另一方面,齊魯石化、寧波中新等腈綸生產企業有一定檢修計劃,供應量的減少也將對市場構成利好。預計后期腈綸市場價格將逐漸趨于平穩。
產量棉花產量同比明顯下降化纖產量繼續小幅增加
受種植面積下降以及惡劣天氣因素的影響,中國棉花產量將較去年下降,并且較前期預測數量減少。根據中國棉花協會2013年11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預計2013年全國棉花產量為677萬噸,較上個月預測值環比減少3.17%,較上一年同比減少12.50%。與此同時,國內化纖產量數字繼續增長,但產量增幅有所放緩。根據中國化纖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3年1~11月,我國化學纖維產量累計達3764.1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7.6%,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4.1個百分點。分子行業來看,2013年1~11月,人造纖維產量為390.0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8.4%;合成纖維產量為3001.9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5.7%。
【產量漲幅**】
氨綸(同比增長26.80%)原因探尋:據統計,2013年1~11月份,國內氨綸產量為35.4萬噸,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26.80%。去年以來,受終端紡織需求回暖影響,加之國內新增產能十分有限,氨綸市場供需關系明顯好轉,相關企業產量以及銷量明顯增加。與此同時,氨綸產品售價持續走高,40D氨綸由年初的44000~45000元/噸攀升至50000~52000元/噸,漲幅達14.61%。
【產量跌幅**】
丙綸(同比下降1.50%)原因探尋:據統計,2013年1~11月,國內丙綸產量為27.4萬噸,比上年同期小幅下降1.50%。這主要是由于上游原料PP價格拉漲,成本面在高位水平運行,而丙綸產品價格卻無法同步走高,導致丙綸生產企業利潤下降,行業減產、停產動作增多,引起了丙綸實際產量的下降。以華東市場PP粒料拉絲級為例,從2013年1月初10900~11100元/噸漲至12月末的11900~12100元/噸,漲幅達9.09%。在相同的時間段內,丙綸短纖的價格基本穩定在12400~12800元/噸之間,并未跟隨原料價格上揚而走高。
進出口
棉花進口量同比大幅縮水6個化纖品種出口量增加2013年我國棉花進口數據表現低迷。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12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414.8萬噸,同比減少98.52萬噸,減幅19.20%。2013年9~12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112.39萬噸,同比減少24.63萬噸,減幅17.98%。2013年國內化纖品種出口數據表現不一。根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12月,尼龍6長絲、尼龍短纖、粘膠長絲、粘膠短纖出口量分別在5.73萬噸、0.42萬噸、6.23萬噸、18.85萬噸,均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幅度在2.33%~34.89%不等,而滌綸長絲、滌綸短纖、氨綸等6個品種的出口量則較上年同期增加。
【出口增幅*大】腈綸絲束(同比增加176.92%)
原因探尋:2013年1~12月,我國腈綸絲束出口量0.36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176.92%。一方面,傳統主要出口流向地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國家出口量穩定增長;另一方面,非主要出口市場也迎來發展機會,尤其是對土耳其出口數量明顯增加。2013年1~12月,我國腈綸絲束對土耳其出口1440.95噸,同比增加1440.55噸。
【出口減幅*大】尼龍6長絲(同比減少34.89%)
原因探尋:相對于2012年,我國尼龍6長絲主要出口流向地未發生變化,依舊是韓國、越南、中國香港等地區。但由于全球經濟環境欠佳,加之人民幣升值的不利影響,致使出口數量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減幅高達34.89%。
【進口減幅*大】粘膠長絲(同比減少86.67%)
綜合表現:進口方面,2013年1~12月,滌綸短纖、尼龍6長絲、氨綸、腈綸短纖、粘膠短纖5個品種的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長,幅度大體在0.51%~35.10%之間。與此同時,滌綸長絲、尼龍短纖、腈綸毛條、腈綸絲束、粘膠長絲5個品種的進口量較上年同期減少,其中粘膠長絲以同比減少86.67%,成為跌幅排行榜**。
利潤滌綸和粘膠徘徊低位錦綸和氨綸繼續好轉
從毛利潤情況來看,2013年四季度主要化纖品種滌綸、粘膠等加工利潤維持在低位水平,甚至部分產品更是長時間虧損,但錦綸以及氨綸的贏利狀況繼續好轉。
【利潤惡化*嚴重】滌綸長絲(環比縮減39.51%)
原因探尋:據測算,2013年1~4季度,滌綸長絲POY152 0173 3840D/48F平均毛利潤在147元/噸,較1~3季度平均利潤大幅縮減39.51%。四季度,滌綸長絲行業利潤由正轉負。上游原料PTA、MEG價格維持相對高位水平,而滌綸長絲卻在供大于求的壓力下降價促銷,市場價格不斷下跌至內年新低,加工利潤空間隨之大幅縮減。
后市預測:春節期間,國內聚酯聚合紡長絲裝置檢修計劃相對集中,江蘇盛虹、紹興億豐、恒逸石化、杭州天元、無錫華亞等20余家生產企業確定檢修,合計產能達到450萬噸以上水平。市場供應量減少必然將對價格形成一定支撐,行業虧損幅度或將減少。
【利潤增長*顯著】
氨綸(環比擴大55.55%)原因探尋:據測算,2013年1~4季度,氨綸平均毛利潤在3520元/噸,較1~3季度平均利潤擴大55.55%。在11~12月的需求淡季中,氨綸市場產銷節奏逐步放緩,但由于庫存壓力依舊在承受范圍內,市場價格重心變化并不明顯。其中,40D氨綸主流成交價格基本在50000~53000元/噸區間內波動。因此整體而言,生產利潤依舊非常可觀。
后市預測:預計氨綸行業景氣度將延續至2015年。一方面,成本面無壓力,2013~2014年,上游PTMEG產能集中投放,新增產能預計達56萬噸,隨著供應量的大幅增加,預計市場價格將承壓。另一方面,供需面偏于緊張,2013~2014年,氨綸新增產能大約3萬噸,兩年累計產能增速不足總產能的6%,而需求增速保持在20%以上水平。
開工開工率普遍在80%以下滌綸短纖仍錄得*低值
從紡織各子行業的開工情況來看,四季度主要化纖品種開工情況繼續惡化,開工率普遍維持在80%一線下方。
【平均開工率*低】滌綸短纖(開工率≤70%)
原因探尋:2013四季度,滌綸短纖依舊是行業開工率*低的品種,平均開工率大概在65%附近水平。原因主要是生產企業虧損情況延續,且呈現出一定的擴大趨勢。據統計,2013年1~12月份滌綸短纖1.4D*38mm平均利潤為-163元/噸,較2013年1~9月份平均利潤縮減4.5個百分點。
后市預測:預計2014年一季度國內直紡滌短行業的開工率將保持在低位水平。據統計,江蘇德賽、華西村、翔鷺石化等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檢修計劃,大概100萬噸左右的產能在春節前后停車檢修。
【平均開工率*高】
氨綸(開工率≥90%)原因探尋:2013年四季度,氨綸行業開工率維持在高位,平均開工率大概在93%左右。雖然終端紡織訂單減少,織造企業采購積*性回落,但由于前期長時間的貨源偏緊,因此氨綸生產企業整體庫存水平保持在相對平穩的狀態。另一方面,生產利潤依舊豐厚,也促使行業開工率維持在高位負荷。
后市預測:下游織造企業開工率逐步下滑,相應地對氨綸的需求也進一步減少,但由于短期行業庫存壓力不大,加之停機損耗過大,預計氨綸生產企業均保持較高負荷運轉。
庫存中國主港外棉庫存回落化纖品種積壓情況改善
2013年四季度,中國主港外棉庫存整體呈現下滑趨勢。
截至12月底,港口庫存下降至10萬噸左右。由于印度和美棉的采摘、加工和運輸期均較預期推遲,因此原定11月下旬可以抵港的貨船推遲到12月上旬。但隨著到港量緩慢增加以及年底滑準稅配額到期,到港外棉已被緊急通關,印度棉和澳棉悉數通關,而美棉通關進度也有增加。從目前來看,部分合同因配額到期而取消,因此2014年初的中國主港外棉庫容壓力將有限。2013年四季度,國內主要化纖品種庫存積壓情況有所改善,滌綸長絲、滌綸短纖、粘膠短纖等產品庫存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僅有氨綸這一個品種的庫存呈現增加趨勢。
【庫存減幅*大】
滌綸短纖(環比下滑55%)原因探尋:截至2013年12月末,滌綸短纖行業平均庫存在10天附近水平,較9月末大幅下滑55%。一方面,化纖工廠低價促銷,帶動銷量回升;另一方面,化纖工廠減產、停產動作增加,致使實際供應量減少。因此,行業整體庫存延續下降趨勢,前期高庫存廠家多回落至中等偏下位置,并且不同廠家之間庫存差距也在縮小。
后市預測:春節期間,下游紗廠停產、減產增加,市場需求面臨嚴重挑戰。但華西村、江蘇德賽等企業也有相應的停車檢修計劃,行業整體開工將有所下滑,屆時供應量還將減少。
【庫存增幅*大】
氨綸(環比上升48%)原因探尋:截至2013年12月末,氨綸行業平均庫存在23天附近水平,較9月末大幅上升48%。隨著紡織訂單進入萎縮階段,織造工廠生產積*性下挫,對原料采購周期變長,氨綸市場走貨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產量*高的40D氨綸走貨量明顯減少。但部分織造廠承接少量輕薄面料,增加了對于細旦絲的需求,20D/30D氨綸走貨量小幅增加。
后市預測:目前紡織企業逐步進入限產、停產階段,即使有實力的企業需求穩定,但難以支撐需求疲軟的大局。此外,企業面臨財年轉換,資金緊缺的現狀較為嚴重,織造企業多以回款為重心,原料采購心態表現謹慎,多以按需采購為主。因此,在產銷狀況不佳的情況下,預計整體庫存將繼續增加。
終端織造廠停產高峰提前來臨賬款回收較往年明顯艱難
2014年初,隨著終端紡織訂單數量嚴重萎縮,盛澤、常熟、蕭紹、海寧等地織造工廠陸續出現停機現象,2014年1月15日~20日市場迎來大面積停工高峰期。從時間點來看,今年紡織企業停工時間相較往年明顯提早,并且對于應收賬款的回收也較往年明顯艱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