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及其混紡針織布某些品種的發展、質量的提高、檔次的升級需要絲光處理并合理選用絲光方式。
棉及其混紡的T恤衫、扣子衫、夾克衫和裙子等針織外衣面料,經過絲光和未經過絲光的產品有著明顯差異。從外觀上看,經過絲光的產品呈現的是一種似棉非棉、似綢非綢的質地,手摸上去既柔軟又爽挺舒適,色澤豐滿、光澤誘人,透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美色,擁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經過絲光的產品給人總體感覺就是產品的檔次高。如果以經過絲光的產品為面料,再加上款式新、色彩時尚,一件T恤衫在國內售價可達幾百元,國外高檔市場售價可達幾百美金。這比一般產品要高出幾倍。
棉針織布的染色或印花多數釆用活性工藝,經過絲光處理,棉纖維發生物理化學變化,可使活性染料的得色量大幅增加,節約染化料2~3成;生產中深色產品,特別是黑、深藍、墨綠、咖啡等必須選用絲光處理,方能生產出高質量產品來。
針織布絲光后,吸濕性、彈性明顯增加,是背心、運動衫等運動服的**面料。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針織內衣內在質量有著新的多層和多樣的需求,要滿足這些需求,多種整理是重要手段,絲光處理是其可行性手段之一。針織絲光方式有圓筒針織絲光、剖幅平幅絲光機和平幅絲光機三種。這三種絲光方式我個人倡導選用圓筒針織絲光。在圓筒絲光中又倡導氣脹式的去堿方式和滲透區采用松堆運截方式。
**,生產工藝流程合理順暢,生產效率高。目前棉針織物的加工多數還是間歇式的,其染整工藝基本流程(以有絲光的氧漂工藝為例):針織坯布(燒毛)-絲光(包括酸洗中和)-煮練漂白-染色-柔軟處理-脫水-烘干-后整理-檢驗-包裝。這是基本工藝流程。染深色、中淺色會有不同變化,但是不管工藝怎么變化,凡是用絲光的一般都是將絲光這道工藝安排在煮漂和染色的前面。現在棉針織物的煮漂和染色加工多采用液流缸的間歇方式,根據針織物的特,為保證質量,要求織物呈筒狀的,而圓筒絲光正符合這樣的要求。如果是剖幅絲光,絲光后要將其重新縫合起來變成圓筒后再去煮漂染色,染色后再將縫合處拆開變成平幅,這樣剖幅就比圓筒絲光增加縫合和拆縫二道工藝。圓筒絲光在針織物染整加工流程合理性上是顯而易見的,與剖幅絲光相比,不僅能節約人力物力,而且能提高勞動生產率。
其次,圓筒針織絲光機制造成本比剖幅針織絲光機低。圓筒絲光機機幅小,是剖幅的一半左右,所用材料工費等低得多。而且不管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圓筒絲光機比剖幅市場價低得多,這為生產企業的廣泛應用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條件。
再次,圓筒針織絲光在染整生產加工中,織物無邊疵質量損失。剖幅絲光后需要經過煮漂和染色由平幅變成圓筒需要縫合,后加工再由圓筒拆縫成平幅,這兩道工藝引起的染色邊疵、縐條及其他質量損失在2%以上。有生產經驗的人都知道,將縫合好的圓筒狀織物拆縫為平幅的操作要求很高,不僅要將縫合線拆除干凈不留“尾巴”,還要控制好織物的張力,不能使織物有過大的變形,要保證針織物左中右各處線圈和密度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