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棉花期貨的朋友們,我們再一次見證了歷史,我們是幸運的。3月24日CF2005合約當日跌破10000元/噸*低至9935元/噸,9935元/噸價格是鄭棉5月合約上市交易至今以來的*低價格。春節假期至今,國內外棉價呈現了同步大幅下跌的表現,疫情在全球擴散后嚴重削弱紡織消費需求,國際油價傾瀉式下跌對紡織纖維原料成本再以重拳打擊,需求走弱疊加成本走弱共同形成了本階段行情演繹的主旋律。
一、主要下跌驅動回顧
1、疫情擴散的影響
**階段,新冠疫情在國內爆發傳播后,國家出臺落實了各項有效措施防控疫情蔓延,為全力配合國家打贏疫情戰,國內各地區各大紡織品交易、生產地集群或企業針對春節節后開市復工時間做出積*響應,企業開工時間明確向后推遲,具體復工復產時間另行通知。春節期間,涉及醫用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生產的工廠召回工人連續制造醫用防護用品,在紡織行業中這類企業新訂單有效增大,但由于無紡布生產用纖維主要是丙綸(PP)、滌綸(PET),涉棉類纖維產品較少,對純棉類消費刺激有限,除個別純棉水刺無紡布產品的企業新訂單將會增加。截至今年2月,國內棉花商業庫存497萬噸,工業庫存72萬噸,工商業庫存總和同比2016年同期提高152 0173 3840%,供應總量自2019年12月至今連續3個月降幅較小,無明顯降低。
第二階段,疫情由國內擴散防控轉向嚴格境外輸入后,全球大部分國家陸續出現新冠病例,疫情在海外地區擴散升級后,全球資本市場出現震動,經濟需求預期開始整體下行。國內今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3.5%,其中紡織業下降27.2%,紗線和坯布月度產量下降明顯,國紡織消費嚴重降級。同期,紡織品服裝出口下降,國外市場需求降低繼續利空紡織原料消費。據海關統計,2020年1-2月我國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137.725億美元,同比下降19.9%。2020年1-2月我國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60.623億美元,同比下降20.0%。內需和外貿出口下降是今年紡織、織造企業開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市場預估以上企業在第二季度因近期新訂單取消或縮減導致產能將繼續下降。
2、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市場分布
根據紡織信息網數據,紡服訂單臨時取消或縮量,開工率或再次面臨拐點。在紡服中,內外銷從工廠的收入比重來看接近一半,2018、2019年1-12月,中國紡服出口額(人民幣計)在占國內紡織品總營業收入分別在40.33%、46.77%。從2019年紡服的出口分布來看,歐盟(18%)、美國(17%)、東盟(17%)三者對中國的紡服出口占比相當,任何一方的出口受到影響對紡服的整體出口量都會有較大的震動。
3、國際油價下跌對纖維價格的利空
今年PX產能整體偏高,PTA(3454, -58.00, -1.65%)和MEG產量表現為供大于求,疊加了近期國際油價下跌影響,纖維類成本價格降低。在宏觀經濟增速下行背景中,PTA和鄭棉合約金融屬性表現強于商品供需矛盾,跟隨大宗商品同步下跌。滌綸長絲和短纖價格將維持弱勢下跌,同時,與純棉市場互補的紡織品服裝市場中,內需和外貿消費不足,以上相關企業產品在短期內不存在消費拉動的可能。
二、后期市場熱點和風險提示
1、棉價跌至低位區間
參考歷史價格區間,鄭棉期價已進入低位價格運行,但目前并不存在供應不足的供需結構。結合當前情況,我們認為除基差交易以外的資金貿然參與追空交易存在一定風險。今年與2016年不同,當前工商業庫存總量皆高于2016年。2016年前后基于國家過剩產能,在推出供給側改革后逐漸形成了市場低點,而今年是黑天鵝事件出現嚴重削弱市場需求后打出的低點。如今鄭棉期價雖然跌至低位區間,但是距離形成市場底部仍有利空驅動需要逐一消化,相對確定的是連續下跌的空間不大。
2、*新目標價格政策公告
3月26日晚間公告了*新政策,即為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經國務院批準,2020年起在新疆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目標價格水平為每噸18600元,每三年評估一次,根據評估結果視情況調整目標價格水平。該目標價格與前期價格水平一致,即2017-2019年新疆棉花目標直補價格為18600元/噸,此價格并未超出市場預期,對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穩定構成保護作用,對當前價格略有利空影響。(特別聲明:我們在3月26日上午發布的棉花專題報告(PDF版本)中提及到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的相關內容,該內容關于目標價格政策有價格下調的預期假設,由于時間差,特此提示投資者以*新目標價格政策為指導參考)
3、新年度全球棉花供需結構
據美國農業部展望報告和3月份供需報告數據,USDA預估2020/21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提高、期末庫存量降低,其中,對新年度印度和美國棉花產量皆有下調的判斷。綜合當前疫情擴散情況,我們預計4月份USDA供需報告將對2020/21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或將略有下調,全球產量維持3月份不變或略有下調。
4、國內棉花新年度播種
2月底,中國棉花協會進行了第三次2020年植棉意向面積的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全國植棉意向面積為4573.57萬畝,同比下降5.03%,降幅較上期縮小0.33個百分點。其中,新疆降幅較上期縮小,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降幅較上期有所擴大。新疆植棉意向面積為3563.19萬畝,同比下降3.37%,降幅較上期縮小1.51個百分點。其中地方面積基本穩定,降幅僅為0.18%;兵團由于改制土地規模縮小,土地流轉和種植成本增加,農戶收益降低,植棉面積下降7.03%。4月初北半球國家產棉區即將進行播種工作,延續前期蝗蟲事情影響,在播種期間存在天氣和涉棉蟲類可能帶來的炒作題材。
5、儲備棉政策影響
本月底2019/20年度儲備棉輪入工作結束,截至3月24日累計成交31.1萬噸,達到原計劃50萬噸總量的60%以上,近期國內外棉價同步下跌給儲備棉成交提供直接動力。當輪入工作結束后,國內棉花現貨成交將依靠紡織企業采購情緒和開機率調整情況。在延續目前弱勢需求的環境中,我們認為近期現貨市場成交也將維持疲弱狀態。按照往年市場習慣,每年4月左右儲備棉輪出拋售工作即將開始,若新一輪儲備棉執行繼續拋售,國內棉價將進一步下跌。
三、總結與展望
回顧我們研究院在3月18日月度策略會議觀點(國投安信期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3月21日題目為“3月宏觀策略、大類資產配置與大宗投資機會”的文章),即:“近期維持CF2005震蕩偏空的判斷,預計仍有5%-10%的下跌空間;若未來如期下跌,可關注CF2009、CF2101合約買入機會;未來CF2005-2009價差將在零軸以下繼續擴大運行,維持鄭棉跨月價差反套策略”,截至3月24日鄭棉5月合約9935元/噸出現,我們在前期對鄭棉下跌空間的預判已經兌現。
如今,近期鄭棉跌幅基本到位,預計第二季度開始筑底,全球疫情有效控制是紡織服裝消費需求標準化修復的基礎條件之一,由紡服終端需求訂單恢復提高到國內纖維原料庫存有效降低需要時間和連續性消費刺激。可以肯定是,鄭棉已進入低位價值區間,但在產業鏈上由于需求不足造成的環環傳導關系仍將在第二季度延續。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