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PX產能嚴重不足,去年進口152 0173 3840多萬噸,PX進口依存度近60%,主要進口國為韓國和日本,兩國合計進口占我國全部PX進口的62%,可以說我國PX的核心定價權在韓國和日本手中。
近期,PTA(6992, 98.00, 1.42%)價格大漲,1809合約從7月初的5852元/噸快速上漲至當前的7100元/噸附近,漲幅達21.33%,現貨市場從7月初的5910元/噸直線上行至8月初的7000元/噸,漲幅達17.6%,一舉創出近4年來新高。
成本分析
從7月初至8月初的各項成本變動因素分析,PX原料FOB韓國從982.67美元/噸上漲至1100.67美元,漲幅12.01%,以不變匯率計算的PTA成本上漲達612元/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行匯賣價從6.6391上漲至6.8741,人民幣貶值幅度達3.54%,匯率影響造成的PX進口原料價格上漲達202元/噸;PTA工廠加工毛利從815元/噸上漲至1042元/噸;國內外運輸成本和工廠的固定成本、人工及財務費用在期間內沒有發生明顯變化。通過簡單計算可以發現,造成近一個月來PTA價格大漲的*主要因素是PX成本上行,占到全部影響因素的59%;人民幣貶值因素影響占比在19%;PTA工廠利潤因素影響占比在22%,不是核心影響因子。所以,PTA價格大漲的*主要影響因素在于上游原料PX上行及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共同作用,合計影響占到78%。
同時,對比同期原油、石腦油和PX變化幅度,布倫特原油下跌3.4%,石腦油(CFR中國主港)下跌0.38%,PX(FOB韓國)大漲12.01%。我們發現在PX上游成本階段回調的背景下,PX價格漲幅驚人。當前,整個東北亞PX庫存水平不低,且未來一年國內有大量新PX裝置投產,而PX價格異軍突起,非常值得深思。當前我國PX產能嚴重不足,去年進口152 0173 3840多萬噸,PX進口依存度近60%,主要進口國為韓國和日本,兩國合計進口占我國全部PX進口的62%,可以說我國PX的核心定價權在韓國和日本手中。因此,當前國內聚酯產業鏈面臨的價格沖擊,除卻人民幣貶值因素外,*主要還是韓國與日本石化企業對我國上游原料控制的影響。
解決方法
目前,抑制PTA價格上漲的*好辦法是擴大國內PX產能,保證聚酯產業鏈核心原料定價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實,擴大國內PX產能已經推行了很多年,只是因為國內民眾對危化企業抵制及相應協調溝通機制的不健全,使得福佳大化PX項目、云南石化PX、鎮海煉化PX項目遲遲無法投產。好在未來兩年有一批PX裝置投產計劃,今年*主要有浙江石化一期舟山項目200萬噸PX裝置、恒逸文萊PMB項目100萬噸PX裝置(主要滿足國內市場)投產,而這兩套裝置真正能夠對國內PX市場產生影響要到2019年。明年也是國內PX投產大年,主要有恒力石化大連200萬噸PX裝置和盛虹石化江蘇160萬噸PX裝置以及河北淺海150萬噸和河北新華冶金200萬噸投產。我們認為如果以上裝置能夠順利如期投產,將很大程度上改善國內PX供給狀況,也將有機會從根本上解決國內聚酯原料成本不可控的局面。
圖為2018年7—8月份PTA漲價因素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