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中旬至6月下旬,
鄭棉開啟了一波過山車行情,振幅近20%,之后開始沉寂,轉入振蕩市。其間,美棉走勢與此類似,而與鄭棉不同的是,在7月12日USDA月報公布之日美棉以漲停收盤,鄭棉則是高開低走,當日漲幅未超1%。鄭棉當前的市場焦點是什么?未來行情將如何演繹?筆者就這兩點抒以淺見。?
市場關注焦點
?
**,美棉價格及其走勢對鄭棉的影響是比較核心的因素之一,尤其是我國今年已經增發80萬噸進口配額。然而,目前美棉下跌至近80美分/磅后遇到較強支撐,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中美貿易爭端的背景下,我國雖然階段性減少了美棉采購,但美棉銷售數據依然不錯;二是USDA在7月月報中進行了比較明顯的利多調整,包括將2018/2019年度美棉棄收率大幅調高,并將美棉產量調降22萬噸,將2018/2019年度全球消費調增了34.8萬噸;三是其他主產國棉花價格包括印度棉和澳棉,在中美貿易爭端過程中均較大幅度提高了基差報價,印度還提高了MSP價格,其國內棉價也因此受到提振。
?
其次,國內產業端對鄭棉影響較為關鍵的因素是庫存,目前工商業庫存和交易所倉單庫存均在高位水平,對價格形成明顯壓制。截至6月底,棉花工業庫存為82.76萬噸,同比增幅13.8%,較5年均值高33.6%;棉花商業庫存為225.74萬噸,同比增幅72%,較5年均值高62%。按照*近兩個市場年度的月度消費數據進行測算,即使9月不會延期拋儲,在新棉上市前,流通領域的庫存相較去年也是只增不減的格局。此外,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棉花倉單加預報合計1152 0173 3840張,折合約50萬噸棉花量,是歷史*高數量,是去年的5倍。
?
*后,天氣、宏觀、政策也是影響鄭棉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但均具有不可預測性,需要實時跟蹤,并且以上因素對價格的影響需要按照實際影響和情緒影響來看待。天氣需重點關注美國、印度、澳洲和我國新疆地區的天氣影響;宏觀面既要關注中美貿易爭端的發酵及影響,也要看宏觀經濟變化對下游消費的影響;政策端則主要關注國內拋儲、配額發放等,同時也要關注是否有輪換的出現。
?
后市行情演繹
?
鄭棉短期仍將以振蕩為主,邏輯分析如下:鄭棉價格靠近價值中樞位置,無論是按照市場預期,還是按照目前已簽訂的少量對新棉的報價合同,1901合約在16500元/噸附近獲得認可。在價格驅動端,現實中有庫存壓力,遠期有缺口預期拉動。近期雖然有壓力,但盤面較現貨貼水,較拋儲棉的價差也不大,所以下行空間不大。向上的話,短時間很難見到有效驅動,尤其是9月合約即將面臨提保和交割。
?
鄭棉中長期仍有望繼續沖高,支撐因素如下:一是在USDA報告數據調整、銷售等因素影響下,美棉有望繼續上漲;二是在國內缺口預期和2018/2019年度庫存消費比預期下降的背景下,棉花依然是資金青睞的多頭配置品種;三是天氣或者政策端有利多因素出現的可能。當然,從大的周期來看,自2016年鄭棉開啟上漲到今年已經是三年時間,無論是鄭棉前期所至的19000元/噸,還是美棉95美分/磅,都是長周期的高點位置。因此,棉價后期一旦上漲,漲后回落仍是大概率事件,甚至不排除是長周期的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