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近日,期貨日報記者在走訪浙江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時了解到,該公司正是運用棉花期貨價格與棉紗價格波動的關聯性,利用棉花期貨套期保值,鎖定棉紗進口及庫存風險。
1、棉紗進口業務需要棉花期貨管理風險
浙紡集團在開展進口棉紗業務過程中,貿易一部發現其面臨的主要風險是棉紗庫存風險和匯率變動風險。陳加祥說,庫存風險基本上可以用棉花期貨來對沖和保護。“作為比較成熟的期貨品種,鄭商所棉花期貨能夠滿足我們的風險管理要求。”而棉花國際價格波動也影響國內棉花價格,因此在進口棉紗時,可以根據棉花期貨行情進行套保。
從公司棉紗進口業務的具體情況出發,陳加祥道出了公司進口棉紗的原因。我國每年棉紡織品出口量遠遠高于棉花進口量,做成服裝等棉織品之后出口比例超過50%。從國內整體的棉花生產消費情況來看,國內棉花供應長期存在缺口。
事實上,國產棉花在三年臨時收儲政策結束以后,特別是新疆的棉花品質每年都有明顯的提升,當前基本上可以滿足高支紗高品質的要求。用新疆棉做成的棉紗、坯布的質量進一步提高,也使得服裝質量得到提升,從而有利于下游出口。不過,國產棉花與
內外價差過大造成的結果是進口棉紗量增加,因為棉紗進口不需要配額,所以浙紡集團進口的棉紗特別是坯布不斷增加。“進口棉紗量的多少,與內外棉價差關聯度非常高。拋儲后內外棉價差逐漸縮小,公司的棉紗進口量也不斷下降,*少時比高峰減少了一半以上。”陳加祥進一步解釋道。
據了解,浙紡集團在進口棉紗過程中,從簽合同下訂單,到國內港口清關出來,正常時間需要2個月左右。這一時期,在訂單價格已經敲定的情況下,公司面臨價格波動風險和匯率波動風險,而利用鄭商所棉花期貨可以對沖價格波動風險。
“這些風險給公司的經營帶來很大壓力,為了規避風險,我們想了很多辦法,在棉紗期貨沒有推出之前,我們只能用棉花期貨來對沖風險。”陳加祥說,他們統計了十年的相關歷史數據后發現,棉花和棉紗的價差相當穩定,除了淡旺季有一定的變化外,規律性非常明顯。“我們根據這個合理價差,在棉花期貨上進行對沖。一開始以嘗試為主,拿出30%的訂單量來對沖,后來逐步提高。現在對沖的比例在70%—80%,風險大時也可能****對沖。”
2、從嘗試到常規利用棉花棉紗價差管理庫存風險
浙紡集團貿易一部成立后,參與棉花期貨套保已經有三個年頭。2014年浙紡集團與大地期貨建立了定期的交流機制。在真正參與棉花期貨的套期保值前,浙紡集團內部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建立套期保值制度。
2014年9月,浙紡集團考慮用棉花期貨對集團進口的棉紗進行庫存風險管理。因為浙紡集團是省屬國企,前期采取了穩起步的策略,對現貨常備庫存的40%,即2000噸棉紗進行套期保值操作。該套保方案執行完成后,合計盈利700元/噸,避免了2000噸棉紗庫存跌價152 0173 3840萬元左右的損失。從2015年開始,浙紡集團的對沖比例從30%增加到今年的70%以上,棉紗套保數量也從2000噸增加到現在的4000噸左右。
此外,浙紡集團還與大地期貨合作,在棉紗和棉花期貨的套保上進行創新。2015年8月,紡織產業面臨普遍的現金流危機,9月是傳統的紡織行業旺季,棉花和棉紗需求也未有起色。12月底,棉花期現價差1200元/噸,棉花期貨折算到現貨后和32支普梳紗價差在8350元/噸。因此,大地期貨為浙紡集團設計了做空紡織廠加工費用的套保方案。方案中將浙紡集團棉紗庫存降低2000噸,同時在棉花期貨上對應買入2000噸棉花。該方案從實施到結束,時間跨度將近4個月,其中現貨減虧125萬元,期貨端盈利152 0173 3840萬元,合計增加利潤265萬元。
“其實開始我們利用
2016年棉花期貨的貼水一度很高,浙紡集團的進口棉紗無法通過賣出鄭商所的棉花期貨進行對沖,只能減少棉紗的進口量。陳加祥與大地期貨研發總監周文科交流后認為基差扭曲嚴重,因此在棉花期貨1605和1609合約上買入,建立虛擬庫存。
周文科解釋,因為當時棉花期貨貼水現貨2000元/噸,棉紗和棉花的價差也超出常規,相當于棉花價格被低估,棉紗價格被高估。所以,賣出一部分棉紗,對應買入這部分棉花,相當于總庫存沒變,但是成本降下來了。“那是我們**一次建立虛擬庫存。”陳加祥說:“公司幾位領導包括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都非常支持。”
其實,套期保值更應該被理解為期現結合,周文科表示,在服務企業過程中他發現,不少國有企業都會被“套期保值”這個概念束縛住。未來市場上期現結合就是要優化成本,以棉花期現價格為例,主要方向基本相同,但期貨與現貨二者的參與群體、交割期限、交割地點、質量要求等均是有差異的,所以在價格上體現為基差波動,這很正常。現貨企業本來就是要賺取價差,既然期貨市場投機者給了產業這么好的價差機會,企業就要考慮如何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去“擁抱”這個價差,增加增收的渠道,而不應該拘泥于具體的操作形式。
經過這幾年在棉花期貨上套期保值的探索,浙紡集團利用棉花期貨管理棉紗庫存風險已經從嘗試變為常態。陳加祥回憶,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雙十一”那天,日盤期貨價格大幅飆升,下午公司緊急討論,入賬250萬元保護期貨頭寸不被強平。夜盤開盤期貨封漲停,直到漲停板打開且下跌后,才松了一口氣。“雖然期貨價格*終會向現貨價格回歸,但是短期容易受資金和市場情緒的影響。”
陳加祥介紹,在風險控制方面,浙紡集團主要加強事前防控,比如在制度重建時,對期貨交易的品種、市場選擇、現貨敞口、期貨總頭寸等進行控制,保證不會出現企業不可承受的大問題。在此基礎上,做好供需形勢的邏輯推理、行業信息收集,*后才是交易風險。“期貨市場的風險主要是短期價格波動劇烈風險,對此我們在內部流程上進行了優化,保證在劇烈的市場波動中,及時補充期貨風險準備金,使期現貨頭寸總體得到有序管理。”
3、棉紗期貨活躍將使得涉紗企業套期保值更直接
談到當前棉花、棉紗市場形勢對公司經營的影響,陳加祥表示,2017/2018年度市場脈絡十分清晰。**,國家去庫存思路不變,拋儲將從明年3月12日開始。其次,中國以外庫存消費比在64%左右,創10年來新高。內外棉實際價格為近2年來新高,這對國內紡織企業十分不利。
此外,目前棉花同與其相競爭的農產品相比,在價格上還有競爭優勢,基于此,下年度全球可能將繼續擴大棉花播種面積。不過,盡管全球供應充足,但國內由于棉花配額管制,還存在著結構性短缺問題。
根據上述基本情況,浙紡集團的經營思路是,當優質新疆棉與鄭棉達到合理的升貼水時,將買入適量新疆棉,并與鄭商所棉花期貨進行對沖。另外,不斷提高在途、庫存棉紗套保比重,直到全封閉,條件合適時繼續展開棉紗、棉花的套利業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