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繼棉花、PTA期貨之后,我國紡織產業鏈迎來了第三個期貨避險工具——棉紗期貨。市場人士認為,涉棉企業利用期貨市場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實現穩定經營的訴求將得到更好的滿足。
滿足涉棉企業多元化避險需求
近幾年來,受國內外因素的影響,我國棉紡企業飽受價格問題的困擾。有時候棉花價格上漲,棉紗難漲,紡企遭遇上擠下壓。目前,進口棉紗對于國內棉紗市場的沖擊依然存在,內銷和出口增長復蘇緩慢,紡織企業的生存和經營壓力較大。如今,棉紗期貨上市恰逢其時。上市首日參與套保的企業人士表示,棉紗期貨將為企業改善經營狀況、豐富套保手段提供有力支持。
浙江華孚色紡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孫小挺認為,上市棉紗期貨對于紡織企業來說是個福音,一是提供了鎖定生產利潤的工具,幫助紡織企業穩定經營效益。紡織企業可以利用棉花和棉紗期貨,在風險較小的情況下鎖定生產利潤,穩定企業經營效益。二是豐富貿易模式,增加銷售渠道,紡織企業可以利用棉紗期貨進行“基差交易”,完善棉紗貿易的模式,提高棉紗銷售效率。
期貨日報記者與眾多涉棉企業人士交談得知,新上市的棉紗期貨肩負著紡織行業的希望。“希望棉紗上市能完善我國的棉花產業價格體系,貫通整個產業鏈,健康傳導價格信息,起到重要的橋梁作用。”一個棉企人士如是說。
“棉紗期貨上市后可以為棉紡織行業建立有效的價格標桿,提升產能利用率空間,還可以為紡織企業提供遠至一年的遠期價格,可有效反映未來市場變化,幫助企業合理安排生產,穩定行業投資和運營秩序。”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說。
在朱北娜看來,棉紗期貨是我國市場經濟與棉紡織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一方面,紡織行業需要價格發現的工具,棉紗期貨將指導企業及整個棉花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另一方面,紡織企業需要合理的規避風險工具,以幫助企業實現穩健經營。
“棉紗期貨的上市符合紡織行業發展的內在需求,許多紡織企業希望棉紗期貨能夠為紡織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朱北娜表示,棉紗期貨上市為行業帶來積*影響,行業會有更加穩定、有序,開放的環境。
朱北娜表示,期貨市場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的市場,其作用是發現價格和管理風險,在參與棉紗期貨的過程中要審時度勢,有效判斷,認真分析市場,降低風險投資。同時,參與期貨市場的紡織企業一定要苦練內功,提高風控水平,用好期貨工具。一是正確認識期貨市場,從管理層做起,學習期貨知識;二是建立專業的團隊,培養期貨人才,形成成熟的交易和風控機制;三是科學管理風險,嚴格實行套保策略,控制投機行為。
在行業人士看來,棉紗期貨的上市健全了紡織類的期貨品種序列,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棉紗期貨將和棉花、PTA期貨形成紡織纖維類的期貨品種序列,這個序列將為紡織企業套期保值提供更多的策略組合選擇,有利于提高紡織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實現紡織行業平穩運行,期待鄭商所未來推出更多的紡織類期貨,為市場提供更多多元化的風險管理工具。”
鄭商所農產品部總監冷冰表示,鄭商所將積*豐富棉紗期貨的內涵,拓展其外延,不斷提升棉紗期貨服務棉紡織行業的能力。一是降低交易成本。在棉紗期貨穩定運行后,鄭商所將擇機推出棉花和棉紗期貨間的跨品種套利指令,按單邊收取保證金。二是擴大交割范圍。鄭商所將繼續保持對棉紡織行業的深入研究,適時啟用倉庫交割,將非廠庫生產棉紗和進口棉紗納入交割范圍之內。同時研究將我國紡織企業在境外設的廠設為集團交割廠庫的可能性,時機成熟時探索在境外開展棉紗期貨交割,服務“一帶一路”和紡織企業“走出去”。
跨品種套保將更好服務涉棉企業
“棉紗期貨將為產業企業風險管理以及期貨經營機構服務產業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工具,期貨經營機構應該建立健全棉花、棉紗產業及期貨市場經營研發的服務體系,完善業務流程,利用現貨、期貨、場外期權,提升商業創新模式。”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說。
事實上,這幾年隨著期貨公司創新業務的發展,期貨公司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手段不斷提升和豐富,特別是期貨風險管理公司風險管理業務發展迅速。棉紗期貨上市以后,期貨公司可以依托風險管理公司為客戶提供綜合的業務服務。
馬文勝介紹,期貨公司把業務歸攏,可從多個層面提供服務:套保服務、基差交易服務、期轉現服務、場外期權服務、跨期跨市套利服務、農業保險服務、期貨倉單合作服務、聯合套保服務、紡織采購服務、倉單質押融資服務等。實際上,現在期貨公司都在推廣“期貨+期權+現貨”的模式,與紡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定價和風險管理的綜合業務服務,在降低運營風險基礎上增加企業利潤,幫助紡織企業更快、更好、更穩定發展。
期貨日報記者發現,在棉紗期貨上市前期,期貨公司也是在棉花期貨的基礎上對客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新湖期貨就是其中之一。馬文勝介紹,在服務客戶層面上,因為棉紗期貨潛在的套保商中有不少已經參與了棉花期貨,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新湖期貨把加強對棉紡企業培訓的重點放在引導客戶利用棉花和棉紗期貨雙邊的套保業務上;在傳統業務層面上,加強內部學習,督促管理層和研究員對棉花產業鏈開展縱深研究,深入了解實體企業在運用棉花和棉紗期貨套保方面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在創新型業務層面上,加大業務模式的創新,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將在棉紗期貨上開展倉單業務和融資業務,解決企業套保過程中存在的資金問題,針對有管理風險需求的企業,將積*推進期貨風險管理公司與客戶的合作套保業務。“*近兩年我們的風險管理公司已經與國內多個大型企業進行了合作套保業務,業務實施的效果比較良好。”
如今,有了棉紗期貨,企業如何綜合利用棉花、棉紗、PTA期貨工具進行風險管理呢?
馬文勝表示,企業可利用棉花、棉紗期貨進行原材料的價格管理和敞口風險管理,期貨與現貨市場形成的基差將有效幫助企業提升套保業務,在棉花市場這種運作是比較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到棉紗市場。
除了單品種使用期貨工具以外,馬文勝認為,油脂系列品種運作比較成熟的跨品種交易模式可在棉花和棉紗期貨中使用,棉花與棉紗的跨品種對沖交易,可以鎖定產業利潤,實現加工利潤的保值。
“基差點價或將成為今后棉紗貿易中的一個定價創新。”?馬文勝表示,以期貨市場為基準價,加品種的升貼水,加物流和區域的升貼水,進行基差點價的貿易模式有望成為一種新潮流。目前棉花和PTA市場這種模式已經有運作,隨著棉紗期貨的成熟,產業鏈中會出現這樣的運營模式。
此外,在行業人士看來,產業企業可利用棉花、PTA、棉紗期貨的關聯性,利用品種間的強弱趨勢關系,進行關聯品種的套保。
馬文勝認為,企業也可利用期權來管理庫存和銷售。企業可以用“現貨+期貨”來管理庫存,也可用“現貨+期權”來管理庫存,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庫存的收益結構。“可以在棉花、棉紗之間設計一個跨品種的跨式期權,通過這兩個品種一對期權的運作,做成一個全產業鏈的保值鏈條。”
行業人士普遍認為,棉紗期貨上市后,棉紡產業鏈尤其是紡紗企業可以利用棉花和棉紗兩個品種更好地進行風險規避。同時,棉紗期貨完善了紡織期貨品種序列,提高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