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棉花期貨可謂軟商品中的**。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從2016年3月1日的9645元/噸低位開始,至7月18日的152 0173 3840元/噸高點,鄭棉1701合約累計上漲了61.86%。*近一輪加速上漲始于6月17日,22個交易日內的累計漲幅高達22.97%。
??對于本輪棉市上漲,業內人士表示,從全年度的供需上看,本年度棉花現貨供應偏緊,雖有儲備棉補充庫存,但是由于纖維檢驗和出庫速度慢以及貿易商可以參與競拍等原因,棉花市場供應仍不見寬裕。
??據中國棉花信息網數據,7月22日,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現貨掛牌交易縮量增倉,均價漲跌互現。現貨掛牌近月合同均價與鄭棉期貨近月合約價差466元/噸。當日現貨掛牌交易有以下特點:**,成交量縮減,近月合同成交低迷,活躍交投集中在遠月合同;其次,訂貨量增加。當日訂貨增加主要來自于新上合同MA1701,其他合同有小幅增減。
??現貨市場高位調整,等級不同價格略有差距,整體報價較高,據悉有質量較好新年度棉花報價在16300-16500元/噸左右,而儲備棉商談15100-15800元/噸左右,澳棉商談16700-16800元/噸,紗廠采購高價棉花有抵觸情緒。因降雨增加、產量看增,紡企對外棉采購增加等影響,印度棉花價格首度下跌,其S6扎花廠提貨價折90美分/磅,且CCI決定開放庫存以低于市場價銷售給小紡企,但量有限。
??銀河期貨紡織事業部研究員劉倩楠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儲備棉近來成交率****,紡織企業加價積*,成交均價在15000元/噸以上,*高成交價屢創新高,*高超過16000元/噸,國內現貨價格堅挺也為期貨價格上漲形成支撐。國際市場方面,印度棉花價格持續上漲,也**了國際棉花價格上漲,與國內棉花價格形成內外呼應,爭相上漲。但是,近期整體商品環境偏弱走勢,而鄭棉由于前期上漲過快,而且近期儲備棉上市量較前幾周大幅增加,印度棉花價格也有下調,因此迎來了近幾日的回調。
??南華期貨分析師傅小燕也指出,鄭棉自6月份中旬開始的上漲是由于拋儲激化供需矛盾。“這波上漲是因為供需錯配,反映出短期的供需矛盾非常尖銳。紡織企業拍了棉花遲遲拿不到手,貿易商手里棉花又不肯賣,形成一種有貨不賣、沒貨要買的現象。除此之外,美棉上漲以及大宗商品整體向上格局也激發對炒棉的熱情。”
??基本面上,據中國棉花網數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于6月中下旬就中國棉花長勢展開調查,樣本涉及15個省(自治區)、74個植棉縣(市、團場)、3700個定點植棉信息聯系戶。調查顯示,截至6月底,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棉區棉花長勢基本正常;長江流域出現澇災,對棉花生長造成影響,棉花蕾鈴數量同比減少,采摘時間預計延遲。若后期天氣正常,預計2016年新棉單產110.3公斤/畝,較上年提高8.3%,總產量483.9萬噸,減少7.2%。
??展望后市,劉倩楠認為,在儲備棉輪出政策不變的前提下,棉花供需偏緊,8月儲備棉結束后到新花批量上市前,中間有小兩個月的空窗期,儲備棉還有50多萬噸的資源可選,而貿易商手中的棉花量也不是很大,因此未來棉花震蕩偏強走勢。
??“國儲棉投放政策依然是主要影響因素。在新棉上市前,如果儲備棉投放量沒有明顯增加,鄭棉價格將依然保持偏強走勢。”中信期貨研究員王燕也表示。
??不過,傅小燕則提醒,看空氛圍可能越來越濃厚,對于1701合約而言,16000點會是強壓力,可以以該點位作為做空止損點,另外可以考慮棉花正套。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