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3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鐵道部、質檢總局、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八部門聯合發 布《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以下簡稱《預案》),執行時間為2012年9月—2013年8月。《預案》明確了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價為 20400元/噸,比去年提高600元/噸,漲幅3%,還對收儲執行區域、質量標準等作了進一步完善。
國家在此時出臺此政策的原因何在?20400元/噸的價格定位能否激起棉農種棉的積*性?從棉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看,能否穩定今年的棉花生產?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政策:
激發棉農種棉積*性
“從今年的收儲政策看,表現了國家對棉花生產的重視。當前正值棉花春播前夕,收儲價每噸提高600元,傳遞給棉農的信息是,國家希望棉農能獲得 更多的收益,利于激發棉農種棉積*性。”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分會會長盧懷玉說,不僅是收儲價的提高,《預案》出臺時間比去年早了一個月,還對收儲執行區域、 質量標準等作了進一步完善,這都傳達了積*的信號。
《預案》的*大的亮點是,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價為20400元/噸,比去年提高600元/噸。“這一價格考慮了棉企、紡企和棉農三者的利益。”從事棉花貿易幾十年的王明(化名)如是說。??
據了解,歷史上麥棉比價一般在1∶8或者1∶9,糧食和棉花生產能夠保持均衡發展。但隨著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相比之下棉花 生產費工費時的問題變得愈發突出,勞動力成本投入的較大差異已成為確定麥棉比價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國家在制定臨時收儲價格時將麥棉比價定在 1∶10,適當提高了棉花比價。
“小麥、水稻等農產品都在提高收儲價,提高2012年棉花臨時收儲價也是預料之中的事。”王明說,2012年小麥的*低收購價為1.02元/ 斤,按照麥棉比1∶10折算,20400元/噸是適當的價格。但此價格并沒有考慮棉花加工費,顯然更多是考慮了今年紡織市場的行情和紡織企業的承受能 力。?????
盧懷玉同樣認為,20400元/噸收儲價格的制定,顯現出國家考慮了當前紡織形勢嚴峻、下游需求不暢的現狀。??
從國家的角度看,2012年臨時收儲價的制定需要在促進紡織行業健康發展和維護棉花產量穩定之間尋找平衡,因為產業鏈兩頭實則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不能顧此失彼。收儲價過低,則棉農的利益難以保證;收儲價過高,勢必損害紡企的市場競爭力。
棉農:
植棉熱情仍不高
雖然國家提高了收儲價,旨在激發棉農的種棉積*性,穩定今年的棉花種植面積,但是記者采訪發現,棉農的植棉熱情仍不高。??????
“除了新疆,收儲價格對內地三大棉區棉農的吸引力不夠。”盧懷玉分析,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植棉成本逐年上升,勞動力、地租、生產資料等 都比去年有所上漲,而且去年種棉的機會成本也低(與其他作物和打工相比,競爭處于劣勢。)。第二,2011年棉農的實際收益大幅下降。“20400元/噸 的收儲價離棉農的預期還有一些差距,棉農更希望收儲價能真正體現在收購價上,2011年一些棉農的銷售價并沒有達到預期。”盧懷玉說,從掌握的數據 看,2011年植棉大戶多數虧損。粗略計算,2011年棉花收儲價折算成
“對我們沒有影響,我們村今年留地種棉花的,大多都是鹽堿地,種不了別的。”李西遠認為,2012年棉花臨時收儲價格并沒有達到預期,即使達到 了預期,對今年的棉花種植面積也于事無補。因為今年種多少棉花、多少小麥或玉米,在年前都已經確定,當前除了預留的棉花地外,其它都種上了小麥,已經沒有 多余的空地。
加上承包土地,李西遠今年共有十二三畝地,而他只打算種一畝多棉花,去年種了兩畝半,前幾年還種了七八畝,他的棉花種植面積在逐年減少。李西遠 棉花種植面積逐年減少,是商河縣棉農的一個縮影。據李西遠介紹,他們那邊一個村約500畝地,前幾年一半地都是種棉花,但是今年只有二三十畝。而這些地種 棉花也是出于無奈,因為是鹽堿地種不了別的作物。“每噸提高600元,大約每公斤籽棉提高0.2元,每畝地增加收入也就50元左右,相比種糧食還是要低很 多。”李西遠感嘆,雖然國家政策好,但去年他們那里籽棉*高收購價才4元/斤,他以3.3元賣掉了自己的棉花,這也是他今年減少棉花種植的根本原因。“籽 棉收購價在4.5元/斤,種棉才劃算。”李西遠說出對籽棉價格的期望。
機械化作業相對高的新疆棉農對此同樣不樂觀。“今年工資漲價,農業生產資料漲價,收儲價只調了600元(每噸),折合籽棉還不到0.3元(每 斤)。北疆這邊每畝地的所有成本去年就到了152 0173 3840多塊,一畝地就算產300公斤(籽棉),也才剩不到400塊錢。還有好多一畝地產不到300公斤,平均 每公斤籽棉賣不到8塊的,種一畝地賠兩三百元的多的是。”新疆沙灣縣棉農王軍悲觀地說,今年收儲價的上調比預期少。??????
據山東省德州市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馬俊凱測算,去年德州市植棉成本有所上升,機耕、種子、化肥、農藥等直接成本(不包括人工)達480元/畝,包 地費平均450元/畝,雇人拾棉畝均380元。按畝產籽棉237公斤、平均售價7.60元/公斤計算,棉花畝產值1715元。若是農民種自己的土地,自己 拾棉花,扣除直接種植成本后每畝收益1321元,比種糧食少收入300元。若是租地,雇人拾花,畝收益僅有491元。
“正是由于收益相對偏低,一些農民開始放棄種棉,轉種糧食。”馬俊凱也表示,前幾年德州市的棉花種植面積達到200多萬畝,但去年已減少至160多萬畝。從今年小麥播種情況看,德州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將下降25%,減至約120萬畝左右。??????
同時,盧懷玉認為,《預案》對新疆棉農的植棉將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新疆植棉機械化程度高,棉農個人植棉面積大,收儲價提高,利于提高棉農種棉 積*性。雖然收儲價上調反映了中國棉花政策的導向,對穩定棉花面積將起到積*的作用,但是棉花播種面積具體能恢復多少還要看后面的情況。總體來 說,2012年棉花種植面積仍將呈下降趨勢。
再過一個月,又到了棉花播種的時節。希望2012年棉花收儲政策能夠激起農民種棉的積*性,穩定今年的棉花生產,更希望在今年棉花收獲時節,棉農不僅有一個好收成,更有一個好收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