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2年度棉花整體過剩毋庸置疑,我們對于整個年度(2012年8月底結束)的大趨勢的判斷偏空,但因為各種短期因素的炒作影響和發揮的時間不同,我們認為本年度棉花很難出現單一的趨勢性行情,操作時應該關注市場炒作熱點的變化,把握階段性的機會。
????對于近期棉花走勢,在短期主要影響因素的作用下,鄭棉將表現出易漲難跌的特點。一、二季度的收儲和減產炒作很有可能將棉花價格推升至年內 的高點,但受制于疲軟的需求和進口棉的沖擊,期貨盤面將無法擺脫現貨市場的拖累,上行空間一再受到抑制。一旦行情出現加速上漲,在劇增的回調壓力下,接下 來的就可能是快速的修正。
????所以對于棉花來說,慢慢漲才是*健康的走勢,近期的主要操作思路是:逢回調再買入,行情加速上漲不追,短線空單持有盡量不超過2-3個交易日。
????(一)長期思路:2011/12年度棉花走勢寬幅震蕩,重心偏下移
????從整個棉花年度(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的供求情況來看,本年度棉花大量過剩,由于消費量數據較難預估,過剩量的預期大約在58-152 0173 3840萬噸之間,但是相對于前兩個年度的大量短缺,本年度棉價的下行壓力很大。
本年度的棉花采摘、收購都已接近尾聲,新疆地區截止1月底,收購比例已經達到了99%。內地棉區的收購比例也在65%-99%之間。新棉產量基本確定,豐 產幾乎沒有懸念。國產棉總產量大約在710-730萬噸之間,較前幾個年度大幅增加,并接近2007/08年度的歷史高點。
????另一大棉花供應源就是從國外進口的棉花,主要是從美國和印度兩個國家。外棉的進口量主流預估大約在330萬噸左右。從內外盤的價差來看, 較大的進口利潤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推動外棉的進口。因為在目前全球棉花大量過剩的大背景下,中國的進口需求是國際棉市*大的利多因素之一。當美棉的價 格在96.3美分以下時(按目前的棉花現貨價格19466元/噸換算),進口棉花的意愿較強。而美棉如果突破這一價格,中國進口需求的支撐就會減弱。所以 從內外盤的聯動性來看,本年度進口動力較強。而在這種利潤的推動下,能影響總進口量的另一個主要因素就是進口配額。從歷史情況看,一般來說棉花的年度總配 額會比實際的進口量更大,根據2010、2011年的情況,本年度的總進口配額(包括已經發放的89.4萬噸的1%關稅配額和110萬噸的滑準稅配額)可 能在360萬噸左右。但是本年度因為國家保護棉農收入的政策方向明顯,存在收緊進口棉保護自產棉的可能性,因此綜合各種因素,2011/12年度棉花進口 量的預估在330萬噸有其合理性。
????而對于年度消費量的預估值分歧較大,悲觀者的預期只有800萬噸,偏樂觀的預估在1000萬噸左右。從下游紡織服裝行業經營環境來看,其 面臨的不利因素并沒有在2012年有所好轉。**,人工成本的上升還在延續,甚至在春節后有加速的現象。傳統行業原來所具有的人口紅利已經不再,招工難問 題使企業面臨被迫停工或者降低開工率的窘境。為了確保足夠的勞動力,企業唯有在工資待遇上不斷加碼,拖累利潤率。其次,人民幣升值的大趨勢還在延續。這對 于出口額占到行業總產值40%左右(2010年數據,服裝占比更高)的紡織業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這兩方面的因素都不利于中國紡織品的國際競爭力, 訂單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的現象非常嚴重。
?未來紡織行業將面臨兩個方面的結構性轉型:**是訂單結構的調整,將會有更多原本外銷的產品轉向內銷。第二,行業內的資源整合也是未來的轉型重點。未來 規模較小的傳統型紡織廠,也就是所謂的“落后產能”,繼續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從政策調控導向和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都行業過散過大都不適合良性競爭。在 市場資源的整合的過程中,紡織企業的話語權將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也更利于整個產業利潤的合理分配。
????在這兩大結構性調整的過程中,紡織企業面臨“陣痛”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在整個轉型的過程中,對原料棉花的需求很難有爆發性的轉好行情,有 了2011年的前車之鑒,紡織企業大量在旺季之前備貨的可能性也比較小。2012年的整體需求仍可能處于持續性的低迷狀態。因此我們對于本年度的下游需求 依然不看好,參考相似的08年危機之后的恢復期的需求,我們對于需求量的判斷在950萬噸左右。
?基于2011/12年度棉花整體過剩的格局,我們對本年度棉花價格走勢大方向的判斷是偏空的。可能有人會認為這個判斷忽略了國家政策調控對供求格局的影 響,但是我們已經把收拋儲的影響考慮在內了。國家在前半年度(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進行收儲,的確可以將過剩量運離流通市場。但是在本年度末 國家進行拋儲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從之前國家進口補庫的動作來看,因為對下一年度大幅減產的預期存在,中儲棉進口了約100萬噸的外棉以補充未來調控能 力。一旦播種面積大幅減少成為定局,拋儲的可能性就大大存在。再從中儲棉的庫存情況來判斷,算上國內截止到現在收入國儲的250萬噸和前期進口補充的 100萬噸棉花,中儲棉的庫存已經達到了350萬噸,已經達到了總庫容的85%。棉花的存儲時間較短,如果中儲棉想要輪庫,拋儲是*可能的一種手段。因 此,收拋儲對于棉花價格的作用更趨向于中短期的影響,如果把行情研判的時間跨度拉長,這兩個因素幾乎可以相互抵消。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們從棉花基本面的情況得到的結論是整體偏空,但宏觀的影響力不可忽略,通脹水平、貨幣政策等都會對商品價格運行的大 方向進行修正。宏觀因素較難完全把握,因此整體偏空的結論只具有一定參考性。而年度內的價格走勢更有可能是寬幅震蕩為主,因為各種短期因素發揮作用和作用 的方向截然不同,多個因素共振或者抵消都會對行情產生影響。因此2011/12年度沒有單一的趨勢性行情,在這個年度內的操作應該關注市場炒作熱點的變 化,把握階段性的機會。 (二)中短期思路:中期看漲,短期壓力很大
????在對年度行情作出略微偏空判斷的背景下,本文下面的篇幅,將會對近期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作出詳細解讀,以期待發現近期棉花期貨的投資機會。短期因素作用的結果主要是通過對短期過剩量和收儲量的平衡進行調整,從而對價格產生推動或者壓力。
????1、2011年度國家臨時收儲將進行到3月底
????短期內*大的利多因素就是國家從2011年9月實行的臨時收儲。截止2012年2月10日,已經有250.96萬噸收入國儲庫,收儲量到 3月底*終會有多少仍然未知。但是有一些重要因素將會對*終收儲量產生影響。**,新疆地區的收儲量已經超過了計劃總庫容,至少有10萬噸的棉花將從新疆 運至內地。而從鐵路待運的實際情況來看,截止1月31日,待運的棉花量在90萬噸左右,而春節前后的進出疆的火車皮嚴重緊缺,國儲棉的運力大約在6000 噸/天左右。因此新疆地區實際可用的庫容目前處于比較緊張的狀況。第二,當前未收購和加工的籽棉水分含量偏大,對加工成的皮棉質量影響很大,而國儲棉對質 量要求又偏高,因此也會成為交儲的一個瓶頸。第三,近期棉花期貨價格上漲使得部分棉花加工企業對后市的看法趨向樂觀,一大部分原本計劃交儲的棉花在價格更 高的期貨市場上拋出或者被企業儲存起來以博后市,因此對于后期的交儲量不應作過分樂觀的預期。
????而收儲這個政策所起到的作用,是將鄭棉的價格底部穩步抬升,另其出現易漲難跌的現象。在收儲結束前,或者結束后的一段時間內,市場上的可供應量都比較有限。因此能對價格有穩定的支撐和推升作用。
????2、接近4、5月份的春播時期,減產炒作即將發酵
????因2011年內棉價的大幅下跌,植棉的收益在棉價*低的時候已經跌破了大部分地區的植棉成本。棉糧比價大幅下跌,令種棉的優勢不再。而種 棉過程中需要投入的勞力物力遠遠超過了種植糧食作物。因此棉農的種植積*性受到打擊,這將引起2012/13年度的棉花播種面積大幅下跌。從前幾次的多個 機構的種植意向調查來看,播種面積的下調幅度預期在8-10%不等。如此大幅的種植面積減少另下一年度棉花減產幾乎成為定局。
????但除了植棉面積,單產對產量的影響也不可忽略。2011年度的內地棉區的棉花在生長過程中遇到比較*端的旱災和澇災。雖然今年的 天氣影響未知,但再遇去年*端天氣的可能性比較小,而且近幾年隨著科學種棉的普及,棉花的單產都處在穩步抬升的趨勢中,因此內地棉區的單產情況應該較去年 出現好轉。因此種植面積減少對產量的影響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 3、進口棉花大量到港,港口保稅區幾近滿庫
????從歷史上近幾年進口棉花的采購節奏來看,12-1月和3-5月都是棉花進口相對比較集中的月份,但是今年的情況可能比較特殊。因為巨大的 內外棉價差,從2011年的10月開始,進口棉花就開始大量到港,12月更是創造了歷史上*大的單月進口量紀錄。本年度的進口可能更集中在10月-1月這 個區間中,造成目前保稅區港口的棉花幾乎占滿了整個庫容。不僅緩解了因為收儲而出現的短期中**棉花短缺的問題,更對整個市場的棉花價格形成沖擊。
???? 4、下游經營情況無法支撐棉價快速上漲
????2011年中棉價的大幅跳水,*主要的利空因素就是下游的生產利潤的嚴重下滑。而目前企業的經營情況,只是略微好轉。利潤情況的好轉主要 是因為下游紗線價格止跌回暖,但是成交依然較為清淡。而前文提到的成本上漲、競爭力下滑的因素也不利于企業經營,在這種淡銷利微的情況下,一旦原料棉花的 價格大幅上漲,部分紡織企業將無法支撐再度面臨破產的窘境。
而在2010/11年度嘗到過度投機導致棉價暴漲暴跌的苦果后,下游紡織企業今年的經營方式將更加趨于理性化,隨用隨買很可能是長時間的采購模式。這相 當于把棉花的需求和下游紡織服裝產品的需求直接掛鉤,和整體經濟的運行狀況的聯系更為緊密。短期的臨時性的需求(如近期寒流造成的歐洲臨時性訂單大增)不 會改變長期的低迷狀態,下游對棉價的拖累同樣會抑制鄭棉短期內的漲幅。
????因此對于現貨棉價的跟漲幅度,我們并不做樂觀的預期。棉價上漲的速度和幅度必須在下游的容忍范圍內,未來才會有繼續上漲的可能。
????5、期貨高升水加劇追漲風險
????下面這張圖展示是歷史期現價差(近月)和期貨連續合約走勢圖疊加。從歷史數據可以得出,棉花期貨升水的*限值大約是2000元/噸(刨去 2010年度投機性炒作的影響),從框出來的3個時間段的價差和價格走勢的關系,我們可以發現,每當期現價差運行到接近這一價格水平的時候,期貨價格都會 出現回調向基本面回歸。而截止2月9日,期現價差為1754元/噸(圖中的橫向虛線所表示的),已經十分接近這個價格差*限值。因此短期回調風險巨大,若 得到宏觀面和技術面的配合,短期回調幅度可能會超出想象因此近期我們并不建議盲目追漲。
在短期主要影響因素的作用下,鄭棉將表現出易漲難跌的特點。一、二季度的收儲和減產炒作很有可能將棉花價格推升至年內的高點,暫時先看25000元/噸。 一旦4、5月份播種面積確定后,可能會引起拋儲預期,且價格若超過下游的忍受*限也會出現回調。因此在這個節點較容易出現拐頭。
????雖說鄭棉目前易漲難跌,短期內仍受制于疲軟的需求和進口棉的沖擊,期貨盤面將無法擺脫現貨市場的拖累,上行空間一再受到抑制。但俗話說慢慢漲才是王道。一旦行情出現加速上漲,在劇增的回調壓力下,接下來的就可能是快速的修正。
綜上所述,我們對于鄭棉短期的操作思路是逢回調再買入,行情加速上漲不追,短線空單持有盡量不超過2-3個交易日。短期的回調目標位可能在5周線和20日線,22000的位置。在此位置多單回補倉位,短空止盈。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