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據海關統計,2020年1-10月我國累計出口棉紗、棉布分別為22.70萬噸、54.91億米,同比降幅分別達到同比下降28.71%、16.91%;但9月份棉紗、棉布出口同比增幅分別為9.70%、3.64%;10月份棉紗、棉布出口同比增幅分別為5.77%、-3.53%,2020/21年度
2020年1-10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2406.287億美元,同比增長9.52%,其中9、10月份同比增長分別為15.73%、8.65%,但值得產關注的是,與9月份棉紗、紡織品服裝出口較大幅度增長相比,10月份棉紗、棉布、紡織品服裝出口環比整體下滑比較突出。
為什么10月份我國棉紗、棉布及紡服出口未能延續“高歌猛進”的態勢呢?廣東、江浙等地貿易企業認為主要有如下五個原因:
一是受中國國慶節假期的影響;二是歐洲部分國家新冠疫情二次爆發既影響了新單到來又制約了合同履約;三是10月份以來不僅海運費暴漲,而且中國各主要港口貨柜緊張到“一票難求”;四是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部分外向型企業、貿易商利潤大幅下滑,交貨期被動拉長;而“短、平、快”的出口合同被主動放棄(利潤低);五是進入10、11月份很大一部分棉紡織企業、服裝廠等現金流趨緊;再加上信貸年底逐漸收緊的預期,不利于擴大接單規模。
??? 至于RCEP,筆者認為對中國棉紡織、服裝產業鏈而言是個“短期刺激有限,長線利好可期”的過程:一方面東盟各國的紡織、服裝等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搶關掠地的狀態,棉紗、棉布等全球競爭力不可小視,中國企業面臨的沖擊不小;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對中國紡服進口增長的空間又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美國、歐洲等國政府及采購商、品牌企業繼續給東盟、印度、孟加拉國等紡服企業“吃小灶”,訂單向中國以外地區轉移(中低端訂單流失或不可逆),中國企業如何發揮RCEP這個“超級經濟圈”的作用是關鍵;再者,國外新冠疫情失控、拜登上臺后對華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美歐聯手抗中等等都使RCEP難以“施展拳腳”。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