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訂單和生產線向東南亞“雙轉移”。我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用工、土地等成本差距,加劇了紡織品服裝出口訂單向東南亞國家流失,市場份額逐步被東南亞國家 蠶食。去年日本從我國進口紡織品服裝數量下降22.4%,而從東盟進口數量大幅增長45.2%,越南、印尼、孟加拉3國在日本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中占比共 計提高2.6%。
技術性貿易措施日益嚴格,加大出口阻力。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和歐盟地區相繼出臺了14 條有關紡織服裝產品的禁令、標準、限量要求和標簽新規等。例如,歐盟8月頒布NPE(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禁令,首次明確紡織品中NPE濃度大于等于 0.01%(100ppm)時將禁止進入歐盟市場,該禁令影響近600億美元的輸歐紡織品及服裝。質檢總局去年對我出口企業受國外技術貿易措施影響情況進 行調查發現,紡織鞋帽類企業因國外技術貿易措施遭受直接損失72.7億美元,損失額在所有調研行業中居第三位,企業受影響的比例超過30%。
棉價倒掛導致紡企用棉成本居高。我國
根據上述分析,筆者認為,廣大出口企業應未雨綢繆,順應形勢,積*轉型。一是要 加強產品、技術和服務創新,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一方面,要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存量產能,抓住機遇進行生產線和機械設備的升級,通過大量自 動化智能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積*進行縫制工序的改良改善及流程再造,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要主動從供貨商的角色中轉換,加大設計和 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品牌商提供增值服務,成為品牌商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二是要充分利用“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機遇,加快推進全球布局。一方面可以通過綠 地投資、合資合作進行生產力的跨國布局,打造“中國+周邊國家”的制造基地布局模式,維持和提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優勢;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海外直接投 資、并購,對全球范圍內的優質原料資源、設計創新資源、品牌資源和市場渠道資源進行垂直延伸和掌控,帶動行業整體向產業價值鏈的高附加值領域滲透。三是要 善用政策助力,積*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充分利用中澳自貿區、中韓自貿區、中國-東盟自貿區等自由貿易方面相關優惠政策,發揮原產地優惠政策在降低企業成 本、減免稅費等方面的作用,利用好檢驗檢疫系統“區域通關一體化”等便利措施,提升企業出口效率,同時積*關注進口國外貿相關法律法規,借力檢驗檢疫部門 妥善應對TBT/SPS等技術性貿易措施。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