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紡織企業國內西遷或東南亞建廠
近幾年,由于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趨升,東南亞地區勞工成本低的優勢顯現,加上該地區各國實施的稅收及政策優惠,許多紡織服裝企業紛紛掘金東南亞,到東南 亞投資逐漸成為熱潮,尤其是對越南、柬埔寨、緬甸、老撾等國,投資者的興趣更是濃厚。2015年中國紡織企業也在順應這個大潮,融入掘金東南亞的大軍中, 今年以來,包括天虹紡織、香港溢達集團、紅豆集團、魯泰紡織等數十家紡織企業紛紛到此地區拓展建廠。而同時在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的紡織企業也同樣在部署新疆 等中西部地區建廠。
面對2015年這樣的市場環境捉襟見肘,很無奈,也很悲觀。很簡單,不要再等什么市場會變好了,直接就生產在如此惡 劣環境下,都能盈利的產品。紡織業來說,劣質或者普通的產品,真的一馬路都是,大家都很清楚。但質量優秀的產品,無論是中國市場還是世界市場,還是非常稀 缺的,稀缺的產品,自然高價,自然盈利。我們的問題,就是怎么以一個普通,甚至更低的成本,生產出優秀的產品。
行業需要新的血液
“機器換人”熱潮,其出發點是提高生產環節的自動化與高效率,以機器替代傳統的人工操作。2015年人工成本增長令紡織企業困難加劇,由此形成了這股熱潮。
2015年,紡織行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多項行業關鍵技術取得進步并得到推廣,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在產業鏈各環節廣泛應用。企業重視并不斷加大科 技投入取得成效,全行業有17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650項成果獲中國紡織工業 聯合會科學技術獎,規模以上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是“十一五”末的3.4倍。因此,創新驅動在行業的轉型升級發展過程中起到的帶動作用愈發明顯。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百米印染布新鮮水需水量由2.5噸下降到1.8噸以下,水回用率由15%提高到30%以上。再利用纖維年產量達到600萬噸, 占纖維加工總量比重由2010年的9.6%提高到12%以上。“舊衣零拋棄”活動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促進了廢舊紡織品回收、分撿和綜合利用產業鏈的 建設和發展。
目前,國內紡織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36.06%,數字化生產設備的聯網率達到27.74%,生產管理環節信息化普及率達到50.49%,實現管控集成的企業比例達到19.82%。業內專家預計,這一比例在“十三五”期間將會快速提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