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省桐鄉市烏鎮舉行。此次互聯網大會等級至高,規模之大,是歷屆難以比擬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互聯網經濟已經大勢所趨的當下,本次大會將吸引全球的目光,對行業的刺激作用也比較明顯。從中期來看,十三五規劃在即,“互聯網+”在2016年會有更大規模的發展,“互聯網+”的相關行業前景依然看好,具體看好,信息安全、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金融等。
去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推動了網絡創客、網上醫院、智慧旅游這些新業態的快速發展,今年什么領域將會成為熱點?
記者查閱發現,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7家合作伙伴分別為阿里巴巴、寶馬、小米、Wi-Fi萬能鑰匙、途牛、鹽商集團和泰然金融,代表的是電子商務、車聯網、移動設備、通信服務、在線旅游、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均是“互聯網+”的熱點。
而從議題上看,今年網絡安全仍然是大會關鍵詞之一,三天的會程中有兩天都將舉行網絡安全的論壇和閉門圓桌會議。互聯網金融和人工智能則是今年被提升的重點議題。
互聯網金融地位提升
記者對比議程發現,今年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是“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發展”的議題被提前至會議首日舉行。這與去年論壇被放在會議*后**出現了明顯的區別,今年互聯網金融方面的論壇位置僅次于開幕式。
從出席的嘉賓來看,除了政府部門的專業人士,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領軍企業如螞蟻小微、騰訊、眾安在線也都在演講之列,可見這一年來互聯網金融在“互聯網+”概念中的重要性。
挖財董事長兼CEO李治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中國 經濟里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金融創新有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使當前的國內經濟發展再次充滿活力;其次,中國互聯網金融企業,以螞蟻小微、陸金所 為代表,和歐美金融機構相比完全不落于下風,甚至出現**趨勢,傳統的金融機構在歐美比較慘淡,而互聯網金融機構在中國經濟的重要性正在凸顯。”
艾瑞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格局研究報告》顯示,整體上看,互聯網金融可以量化的各細分領域均處于高速增長的風口之下,從互聯網企 業在其他行業的歷史經驗來看,處于大風和臺風風口產業下的創業公司大部分都獲得了高估值,進而吸引大量人才和資本的進入,使行業本身的活性遠超其他行業, 而互聯網金融所呈現出的行業格局也當之無愧地使之成為互聯網產業第三次革命的主要方向。
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董事長彭蕾表示,現在是普惠金融的黃金時代,技術革命改變了金融的觸達能力,技術成本降低,創新效率更高,所以讓 “惠”也成為現實。同時依賴大數據可以讓風控能力也達到更好的一個平衡。“所以從技術發展的階段來說,這確實是普惠金融的黃金時代。”但普惠金融也有其挑 戰,**個是如何在公益屬性和商業屬性之間找到平衡。第二個挑戰就是在普和惠———普是面,惠是實際的收益———這個當中怎么找到平衡。
智能設備成新熱點
在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也將在“互聯網創新論壇”上發表題為“人工智能將成為互聯網創新的主要推動力”的主旨演講,騰訊董事長馬化騰發表的題目是“連接是互聯網時代的**生產力”,而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等則圍繞“智能終端研制與合作”在現場展開主題討論,破解智能硬件的突圍之路。
其中,百度無人車、沃爾沃智能互聯汽車以及諾基亞*新發布的虛擬現實攝像平臺等**技術更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呈現,來自歐美、亞太、拉美等國家和地區的258家企業,展示了國際互聯網*新技術和*新產品以及應用。
易觀智庫認為,大數據和云服務是智能可穿戴設備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智能可穿戴設備是數據終端收集裝置,可以長時間連續不間斷地 采集用戶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其次,將數據上傳到云端,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更好地發現用戶的關鍵特征,為用戶提供量身打造的意見和建議,可以進一步提 升用戶對于終端設備和軟件設備的使用黏性;*后,利用云服務,互聯網企業可以打造開放的數據平臺和生態平臺,將產品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大生態環境。
除了隨身攜帶的終端設備,人工智能正在將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云計算等互聯網信息技術植入日常生活。比如中國電信展出的5G技術,是第五代移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現場展示的已投入商用的Pre5G下載速率已經達到1.15G。據專家介紹:“5G技術可以實時傳遞傳感器感知的道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信息,達到1毫秒級的低延時,幫助無人駕駛汽車規劃路線,接近****的超高可靠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