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10月11日,由中國麻紡行業協會主辦,浙江金鷹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2015中國國際麻紡織技術設備創新研討會在美麗的東海之濱——浙江舟山舉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文英,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歐洲亞麻大麻聯合會主席巴特爾,日本麻紡織協會副會長香山學等國內外行業領導、 專家、企業負責人出席研討會,交流討論研究有關麻紡織技術設備更新事宜,以利于行業企業認清形勢,明確任務,加快速度,提高水平,創新發展。
會上,徐文英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在經歷三十年高速增長之后,中國紡織工業開始步入增速換檔的陣痛期,依靠資本要素投入推動行業發展的模式已 接近尾聲,依靠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新模式正在建立。新常態下,全國紡織下行壓力增大,召開麻紡技術創新研討會,就是要在行業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推進企 業技術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終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徐文英還詳細分析了國內需市場持續艱難;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出口形勢嚴峻;紡織投資增長,“一帶一路”**新疆紡織投資熱度上升;結構性產能過剩的矛盾突出等當前紡織經濟運行的具體情況。
對于麻紡織行業技術設備改造創新取得新發展,徐文英也做出重要闡釋。
先進技術和裝備水平不斷提高。麻紡織行業技術改造步伐不斷加快,先進技術裝備的投資不斷增加,通過創新驅動國內裝備制造技術的升級和引進國外先 進技術設備,行業整體裝備和技術水平大幅度提高。目前亞麻紡織與國際先進水平設備的比重已達到60%以上;麻紡無結頭紗率已達到70%,麻紡織無梭化率已 達到60%以上,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目標。
其中,生物脫膠技術和廢水處理技術推廣應用較好,已經列入國家重點推廣的技術;苧麻牽切紡技術和設備有新的發展,湖南華升洞庭麻紡廠等聯合開發 的“新型苧麻工藝技術裝備”獲得國家支持;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淘汰落后產能效果顯著,其中自動絡筒機和先進細紗機,劍桿織機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浙江金鷹 集團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亞麻細紗機和櫛梳并條機,提高了效率,減少了用工;金達股份公司的高檔亞麻紗生產技術和華升集團的高支苧麻紗生產技術都在進一步提 高,麻與其他紡織纖維的混紡交織技術和針織紗技術進一步推廣。如:瑞亞高科集團生產的竹/苧麻混紡面料、華升集團生產的苧麻/棉混紡交織面料、銅陵華源的 亞麻針織面料、新申集團的亞麻/棉混紡面料等都廣受消費者青睞。在金鷹集團多年的努力下,成功研發出了新一代黃麻成套生產設備,國外的一些黃麻企業和國內 的黃麻企業已經開始使用并取得了顯著效益 。
《中國制造2025》**創新驅動新模式。“今年5月19日,國務院發布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 徐文英說道,《中國制造業2025》提出了指導今后10年至30年制造業發展的20字基本方針是: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
對于紡織企業來說,創新的重點應該是技術創新。“加快紡織工業智能化制造的步伐,智能化生產和智能化制造是當前紡織行業重點發展的關鍵技術,也 是創新的重點。我們的目標是逐漸淘汰現有設備,采用先進、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要有創新思維和意識,通過科技手段,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徐文英表示。
“要實現麻紡行業的振興,必須要加強創新,提升技術設備的先進性,才能促進麻紡行業的轉型升級,才能可持續發展。當前,中國經濟步入緩增長的調 整期,正在努力從依靠投資拉動經濟發展向消費拉動經濟發展模式探索轉型。我們紡織業承擔著從紡織大國走向紡織強國的重任,要實現這一目標,創新有著決定性 的作用。”徐文英強調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