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正秋蠶恰逢雨水多,氣溫逐漸轉涼,部分桑條已止芯,桑樹病蟲害發生較重。采葉時,對已止芯的桑條葉片可全部采完,對有桑褐斑病的桑條和發病的葉片要全部采掉,這樣可控制褐斑病的發生……”日前,大姚縣蠶桑站副站長趙光友深入金碧鎮涼橋村委會枇杷村民小組為桑農們講解桑園管理技術要點。
今年,大姚縣突出蠶桑基地建設、蠶桑科技推廣應用、體系建設、蠶種監管、示范樣板等重點任務,新建蠶室10000平方米;組織蠶桑技術人員駐村入戶,對新老桑園管理、小蠶共育、大蠶飼養、方格蔟上蔟等技術開展培訓指導和田間現場示范;著力抓好國家體系、省體系500畝蠶桑綜合生產示范基地建設,積*做好蠶種監管、蠶具調供和項目物化補助發放。截至6月10日,全縣共投入蠶桑產業項目補助資金352萬元。
群山環繞、桑園連片的涼橋村委會轄16個村民小組,675戶、2680人。在發展蠶桑產業中,涼橋村形成了“黨總支+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富民產業鏈,全村共種植桑園3605畝,建立小蠶共育點72個、推廣紙板方格蔟73萬片、推廣省力化蠶臺152 0173 3840套、新改建標準化蠶室682間,*大地改善了蠶農的養蠶條件。去年,全村養蠶種3700張,人均蠶桑收入2200元。
涼橋村村民李成魯告訴記者:“去年我家蠶桑收入有4.5萬元,今年僅春夏兩季蠶桑收入就有3萬元,有政府的大力幫助,科技人員的指導,我們對栽桑養蠶增收致富更有信心了。”
蠶業增效,蠶農增收。與李成魯一樣,大姚縣越來越多的農民栽好桑、多養蠶的積*性逐漸高漲,蠶桑產業效益日益凸顯,全縣蠶桑產業快速崛起。去冬今春,全縣完成新植桑園8442畝,累計桑園面積突破7萬畝。今年全縣飼養春、夏蠶20113張、產繭748.5噸、產值2971萬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